漁雪 作品

931攪合(4k)

 “我們對來往很有信心,將會讓它依託於整個阿里的龐大用戶基數來打造新的無線應用場景。” 

 “對比市面上存在的產品,來往不僅有語音、文字等基本通訊功能,還支持‘朋友圈’、‘閱後即焚’和‘表情塗鴉’,希望能夠大家帶來更多的不一樣的社交體驗。” 

 陸兆禧在發佈會上很堅定也很有信心的表示了力度。 

 除了發佈這一款“來往”,陸兆禧還以淘寶話事人的身份談到了未來的戰略是要轉型到移動端,要貼合時代的發展。 

 這一來自阿里的突發行動在易科新機的銷售浪潮裡引來了不少注意。 

 繼易科與企鵝打得如膠似漆,終於有另外一個巨頭下場了? 

 阿里也要做通訊軟件? 

 百度呢?來不來? 

 事實上,百度也有即時通訊的軟件,早在兩年前就淺嘗輒止的試水過pC端,發佈過名為“百度hi”的im工具,試圖藉助龐大的社區用戶和搜索地位來有所斬獲。 

 但企鵝在這領域難以撼動,百度一看撼不動,也就“好吧,那就這樣吧”的沒了聲息。 

 現在,當易科、企鵝、阿里紛紛入局移動通訊市場,作為一大巨頭的百度……它會有什麼動作? 

 一定是在積蓄力量的迫不及待的準備發佈了吧! 

 方卓對此也有些好奇。 

 蝴蝶的翅膀早就扇動了,百度也許真的在準備攪動市場呢? 

 只是,這個時間段即便是阿里可能也有點遲了。 

 因為“來往”的出現,方卓聆聽了易信的分析討論會,這段時間以來,隨著易信已有用戶的裂變和聯通運營商的支持,易信已經初步有了裹挾的架勢。 

 自從3月1號突破3000萬用戶,易信到6月1號的三個月時間把這個數字變為了4000萬。 

 相較於之前差不多的推廣力度,單月用戶的增長速度快了3倍多,即便削弱來自運營商的因素,這個自然增長也明顯是快的。 

 但是在6月份的完整月,易信內部的數據是增長曲線有所下滑,這個原因經過討論和分析是認為國內智能機基礎的制約。 

 不是易信不好,不是用戶沒有裂變,而是整體的市場群體有待隨著智能機的發展而增長。 

 就在6月中旬的時候,有不知真假的消息流傳,企鵝全力導流和轉化的“來信”用戶量超過了2500萬,聽起來更為驚悚的數據是,企鵝從QQ往來信導流在一天時間最多轉化了100萬用戶。 

 根據企鵝的官方數據,來信2月底突破1000萬,如果數據為真,6月中的2500萬雖然比不上易信,但單月平均超過600萬的增長相當迅速,幾乎是易信增長的2倍。 

 背靠企鵝的來信仍然具備很強的威脅,涉及到核心領域的企鵝不可能放棄。 

 按照張曉龍在會議上的話,企鵝這是到了“背後就是莫斯科”的地步,今年上半年的力度已經堪稱瘋狂,導流與轉化的強制性相當大。 

 但是,如同易信遭遇了用戶群體的上限問題,來信顯然也是存在問題的。 

 “一天轉化100萬,一個月30天就得3000萬,結果它從2月到6月的四個月才漲了1500萬,說明企鵝的瘋狂是無法持續的。” 

 “我們變慢,企鵝在導流結束之後也會變慢,躍用戶這個參數。” 

 方卓參加易信的會議,結果大家大部分時間都在聊企鵝與來信。 

 等到這方面聊的差不多,張曉龍才提到阿里的“來往”。 

 “阿里是有實力的,電商很厲害,電商裡的旺旺也很成功,但這個通訊軟件……嗯,它顯然也是學習性很強。” 

 阿 

 裡的“來往”全面吸收了市面上兩款重磅產品的成功經驗,語音與文字就不用說了,什麼“已讀”“朋友圈”都是原封不動,再加上冒頭的差異化“閱後即焚”,看起來也是似模似樣。 

 只是,你易信朋友圈,他來信朋友圈,我來往朋友圈,到底是要有幾個朋友圈? 

 在易信的4000萬與來信的2500萬之下,“來往”想要突圍僅憑那麼一些不夠核心的差異化顯然是不太夠的。 

 如何突圍,這是任何一個殺入通訊領域的公司都要思考的問題。 

 在pC轉向移動的這個關口,僅從四大巨頭的用戶基礎來看,企鵝最強,百度次之,阿里再次,易科反而是最弱的。 

 但是,易科憑藉和營造兩大熱門事件,早有籌備的率先衝出,又引入了運營商的資源,現在已經是第一身位。 

 阿里不缺用戶,或者說,所有的巨頭都不會缺用戶,只是,跨領域作戰的競爭壓力確實很大,轉型工作確實很難。 

 張曉龍在會議上侃侃而談,以一種有待觀察但可能威脅不大的態度評價了阿里的動作。 

 甚至,他在會後反而是聊起另外一家遲遲沒有動手的百度,態度上更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