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936 以己心代天心

“有錢……真好。”張汝京再次生出雷同的感慨。

“嗯,張總,我倒還有個有錢真好的事在琢磨。”方卓往前湊了湊,說道,“服務聯盟做的工作太慢了,我們從06年年底開始做國產供應商的工作,但這個比例提升的太慢太慢。”

冰芯廠是做先進製程,生產線設備向來是最好的,輕易替換不得,但臨安二廠與申城三廠的生產線有在嘗試推進國產設備的使用。

2006年底,臨安二廠的設備國產率是4%。

今年,這個數字提升到了11%。

這已經是晶圓服務聯盟制定標準,牽頭資金,協調工作之後的結果。

從個位數一舉提升到雙位數,從產業薄弱的全局來看,進步也是挺大的,但從依賴角度來看,只能說成效不多。

“這是急不了的事情,我感覺柳總的工作已經很好,服務聯盟所做的事也很踏實。”張汝京想了想,說道,“現在最主要的還是冰芯把製程追上去,冰芯能拿到美國的許可就要充分利用這個條件,等到咱們的市場都起來了,自然而然的就能帶動整體水平的提升。”

他其實有些奇怪於方總的心急。

冰芯未來數年有希望和臺記一較高下,現在正是投資金,抓研發,拼速度的時候,何苦把注意力放在其它事情上?

何況,已經有晶圓製造服務聯盟在做這件事。

“我怕冰芯拿不到下一份許可。”方卓直白的說道。

張汝京沉吟,冰芯和中芯一樣都有采購許可,當初第一次跑許可的時候確實很難,但第二次就順暢多了。

他在這一點上是有不同感覺的,對於未來發展更樂觀一些,經濟全球化,大家的聯繫更緊密了嘛。

只是……

張汝京比較謹慎的說道:“有備無患是對的,但也得分清側重。”

近的來說,冰芯內部的技術分歧還沒解決呢,涉及到整個產業鏈的問題,這更需要上面來動。

張汝京在中芯的時候就樂於幫一幫國產廠商,但得說,落後太多是現實。

反正,他感覺方總這個年紀是能看到全方位突圍的,一個是經濟和市場的發展,一個是總會瀕臨物理極限。

尤其,隨著後者的臨近,能夠玩得起的玩家也會很快減少。

“嗯,我在美國朋友不少,但這一點上的判斷不太一樣。”方卓說話簡潔,也沒有在這一點上和張總辯論,而是直接往下說,“國產設備供應商缺乏穩定的迭代,這一點單靠市場倒逼不知道得什麼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