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938 擴大規模(4k)





最後是等來了從外地考察回來的交情不一般的裘迪。





或許正是因為在國內經濟最發達區的履歷和交遊廣闊,裘迪在陝省這邊頗受重用。





一行人瀏覽大雁塔,是極其迅速的游完,又很快的換了個地方遛彎。





裘迪招待冰芯這群人是有些私人性質,他是真的高興見到方總這位財神爺,尤其,對方是奔著半導體來的,那就更好了。





方總在這方面向來是捨得花錢的。





即便是來到了陝省,裘迪午夜夢迴的時候還是對當初沒能竭盡全力的把冰芯落戶申城感到後悔,那是他任上的一個遺憾。





當然,他是願意看來冰芯越來越好的。





裘迪憶苦思甜,很快就把話題轉到了工作上面。





“方總,我看冰芯收下了奇夢達的研究中心,這次不趁機再把我們西北的半導體人才和資源聚攏一波?”





“前有英飛凌打下的基礎,現有省裡對半導體的重視,未來是一片區域的產業集群,這種優勢可不好找啊。”





“額們是很真誠滴。”





裘迪努力推介,還給了句鄉音。





方卓臉色嚴肅:“老領導,我這一趟也是順帶考察產業環境,西安這邊我是很滿意的,但是……”





他迎著裘迪期盼的眼神,認真的說道:“冰芯現在沒錢了啊。”





“方總說笑了,冰芯沒錢,你能沒有錢嘛。”裘迪說道。





方卓答道:“冰芯近期需要收購華虹五廠,已經在籌措資金了。”





裘迪兩秒之內就鎖定了位於張江的項目,驚訝道:“華虹五廠?收購?華虹願意賣嗎?”





他雖然離開申城,但對於那邊的情況仍舊是瞭解的,特別是華虹這邊的老企業,五廠這條生產線絕對是被寄予的厚望。





前期調研,上頭申請,拍板決策……這裡面的勞心勞力……全當嫁衣了啊……





裘迪腦海裡一轉悠就猜測這裡面有冰芯的特辦特批,然後是一路綠燈了。





“嗯,也算是機緣巧合,一拍即合。”方卓輕描澹寫的說道。





裘迪心中起疑,但迅速就著這事思索方總資金的實力。





他有些摸不太準便笑道:“這對冰芯的發展壯大是一件好事,申城的產業環境確實是國內第一檔的,華虹,嗯,華虹這個……拍得好。”





張汝京聽著裘迪的這語氣,忍不住哈哈大笑。





裘迪聽著這一笑就知道里面的內情沒準比自己想象的還過分,但仍舊認真說道:“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方總這人,我認識這麼多年,他別的不說,冰芯這一塊是從沒辜負的。”





張汝京含笑點頭,這話倒對。





“行了,老領導,我從琴島就向老張討教中芯當年菱形佈局的奧妙,西安這裡的產業環境在國內也確實很好了,投資的事情我們可以按部就班來走流程。”方卓笑眯眯的給了口風。





中芯在國內的擴張之前被稱之為“菱形佈局”,從05年開始就通過收購、與地方合資、代管等方式,在武漢、京城、天津、申城、鵬城等城市火速設立生產線,涉及的不光是晶圓代工,還有下游封裝測試以及芯載彩色濾光鏡頭等其他領域,規模非常之大。





這給中芯帶來了很高的負荷,而在國際市場走低之後,壓力就更大了。





與之相比,以冰芯在廬州的發展,自然是不乏各地邀請的,但邱慈雲主導下的冰芯則是保持規模,進行重點攻堅。





張汝京在任的時候,方卓不好與他在這方面進行太深入的討論,現在卻暢所欲言的聊了個痛快。





中芯當年的決策邏輯是什麼?現在回頭看是不是存在誤判?





答桉似乎很確定。





只是,當方卓聽到張汝京擺出的條件,也不得不承認很難不進行類似的決策。





就以武漢的工廠來說,前期投資全部由地方代付,中芯則是委託經營的身份,可以等時機成熟再進行回購,這自然是極大的減輕了中芯的債務壓力,卻又能獲得產能。





事實上,武漢工廠在07年一度為產能找到了大客戶,就是Amd與富士通合資的飛索半導體,而且還獲得飛索的65nm技術授權。





可惜,飛索在08年的金融危機裡遭受重創,它簽下的協議在也申請破產保護後被擱置。





誤判了嗎?





以張汝京的視角,沒有誤判,是誰也沒想到的金融危機。





但也誤判了,數個地方帶來的規模膨脹放大了風險,存儲血跌、臺記訴訟、金融危機……這些疊加起來造成中芯技術腳步的遲滯。





不過,方卓和張汝京都清楚,所謂回頭總結經驗教訓都是沒什麼意義的。





且不說人在當時環境下的侷限性,企業戰略決策往往就是成敗論英雄,沒熬住是這樣說,如果熬過來了,那又是另一番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