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第1316章 高手(4k)

 “現如今,不單是易科,甚至說易科都是慢的,阿里和企鵝已經先一步的對打車軟件進行了投資,為什麼它們這些巨頭和投資人的意見相左?為什麼投資人都在觀望,它們卻果斷進場?”

 “我倒是不明白,難道度記手握度記地圖卻不願意有所作為嗎?”黎勇勁說了句真實感慨,“就任憑高德地圖、搜搜地圖它們把業務打通嗎?”

 “更何況,度記現在也推出了移動支付,打車軟件這樣一個足以成為重要支付場景的賽道,度記竟然毫無想法?”

 “就算對我們國內的商業模式存在質疑,難道還看不到國外uber的快速發展?”

 “投資人們踟躕不前,因為他們手裡的資源有限,巨頭們紛紛湧入,因為打車軟件可以成為激活更多業務的一環。”

 黎勇勁嘆息道:“所以,你們今天還讓我說什麼呢?”

 度記的投資部門就像度記的轉型一樣令人迷惑,好像做了點什麼,又好像什麼都沒做。

 黎勇勁的一番話讓何海文皺起眉頭,讓馬咚敏若有所思。

 最主要的,友商們確實已經下場。

 “國內的消費者還不習慣使用打車軟件,倒也不用那麼著急投資。”何海文說著自己的想法,“黎總,你把這個賽道描述的那麼美妙,但大黃蜂在申城的發展沒那麼順利吧。”

 “易科進入智能手機賽道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為這是沒有生存空間的紅海,沒想到卻開啟了一個國際巨頭的成長之路。”黎勇勁仍舊拿巨頭舉例,“易科做智能手機的時候是不是困難重重?誰能想到它去年的全年營收能突破700億美元?”

 “大黃蜂在申城的發展也是一樣,只要我願意鬆口,隨時能從易科拿錢,最次最次,大黃蜂也不缺乏買家。”

 “我個人早就沒有財富上的需求,但能夠打造一家改變行業局面的公司,這是我這一趟出現在這裡的最大原因。”

 他把介紹大黃蜂狀況和行業未來的項目書放在桌上:“馬總,何總,大黃蜂的快速發展都在上面,但在行業發展的初期,我認為糾結於這些數字沒有意義,如果度記願意,我們是在一起尋找未來。”

 黎勇勁頗為動情,然後就看到辦公室裡的兩位女老總審視的看著自己。

 他多少覺得有點尷尬,收回了目光。

 有友商巨頭,有生死對手,有國外模式,有支付入口……不管如何,馬咚敏把視線從集團內部事務投放到外界新賽道,覺得還是有必要修正原先想法的。

 但是,也不用急於這一時就表態。

 馬咚敏拿過黎勇勁遞過來的文件,翻看了一番,不緊不慢的問了幾個仍存疑惑的問題,心裡則是考慮度記自己動手和在京城尋找項目的可能性。

 京城市場雖然被滴滴佔據,但仍舊存有還沒死亡的小品牌。

 黎勇勁沒有得到他期望的投資拍板,可是,也比最開始的直白拒絕要好上不少,差不多就是——回去等通知。

 他昂首挺胸的離開度記,坐進車裡之後又縮成了忐忑不安,公司不管在申城的市場還是賬上的資金,都開始出現可預期的困難,接下來的情況會很不妙。

 如果度記不投,最遲年底,大黃蜂可能真要賣身了。

 “你覺得這個大黃蜂怎麼樣?這個黎總說的話又幾分真?”馬咚敏放下大黃蜂的項目書,詢問沉思的何海文。

 “不能全信,他多次試圖拿易科來背書,就是知道我們兩家不對付,機心很重。”何海文說著自己的感覺。

 馬咚敏沉吟道:“他以前是土豆網的co,這次帶著一群精英創業,賽道上倒是真有阿里和企鵝的入場,今天一見,也是個高手。”

 有機心不代表不是高手。

 她又調侃道:“全天下都知道我們和易科的競爭,今後像他這樣提的恐怕不會少。”

 何海文想嘆又及時沒嘆出來,簡潔的說道:“易科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好在,它需要在全球市場進行廣泛的競爭。”

 馬咚敏自己嘆了出來:“是啊,還是那句話,一個本土成長起來的國際巨頭比外來的國際巨頭難對付多了。”

 度記不是和易科在競爭,更多是和易科yms競爭,這一點不光外界,連度記內部也逐漸意識到了這個事實。

 從去年到今年,主要是易科yms的戚赫在主持開展搜索上的業務。

 如今的易科,看它自己的財報,去年營收710億美元,單研發費用就是34.08億美元,市值已經奔著1500億美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