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218 利益交換(4k)

 七月第二週的第一天,方卓罕見的出席易購的高層會議,聆聽了以蘇薇為首的管理層的彙報,談到競爭對手上半年的出色業績與帶來的壓力。

 電子商務與消費電子是國內過去十來年發展最快速的兩個行業。

 雖然方卓幾乎不插手易購的運營,但管理層都清楚易購的幕後主導是誰,公司的重資產運營正是大老闆和他朋友們的慷慨支持。

 如今的易科雖然碰到點問題,可是,易購內部一些部門的調整與動態還是讓不少高層察覺到新的方向,大老闆似乎是想在cc領域和阿里開戰了。

 近期的倉儲中心都在規劃一部分的中轉倉,這代表什麼?

 如果易購想加大與阿里的競爭,勢必要利用自身優勢,倉儲和物流是易購的一大特色,未來怕不是就要增強cc平臺的色彩,又提供bc的服務。

 “我很少過來,因為大家都做得不錯。”

 “現在坐在這個位置,尤其是看到對面那張空椅子,我還是有很多感慨。”

 方卓在聽完管理層的業績彙報之後首先發言,他指的空椅子是在會議桌尾端,恰好與首端對應,而這張椅子的設置是當初對亞馬遜的學習。

 這張空椅子代表無形的客戶,但凡公司在什麼決策上猶疑,那就想象空椅子上坐著一位客戶,想想他對公司的決策是什麼態度。

 簡單說,以客戶的利益為導向。

 易購會議室裡的高層自然都清楚這個事。

 “易購從成立之初就強調質量,強調用戶體驗,重視用戶利益,這自然是極好的,也是國內電商的一個標杆。”方卓笑道,“但是,我們怎麼就幹不過阿里呢?”

 會議室裡有點騷動。

 “這個問題可能是整個行業過去十年的問題,幹不過它不丟人。”

 “不過,我上個月看阿里的六一八,看它的促銷條件一年比一年花哨,我再看易購今年下半年做的計劃,也是在朝著這個方向靠攏,我就覺得……e……”

 方卓聳聳肩:“我就覺得,對面的這個消費者可能不會太高興。”

 他指了指對面的空椅子。

 “阿里從前兩年就一直在發力天貓,既聚攏了國內的物流,又投資建設倉儲,給我們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

 “我最近聽到很多聲音,要做產業升級啊,要跟隨阿里的腳步啊。”

 方卓意有所指,這是有來自易購內部的提議。

 “但蘇總和我聊了很多,對面的椅子是代表客戶,但客戶的種類太多了,有的價格敏感,有的質量敏感,有的對整個購物流程的體驗敏感。”

 “易購發展這些年,豐富了產品品類,完善了物流倉儲,我們越做越大,接下來該怎麼走?”

 方卓提出這個問題。

 他等到確認所有人都在聚精會神之後給出自己的答案:“我們還是要越做越大,而不是越做越小,廣大的客戶在哪裡,我們就應該在哪裡。”

 方卓的發言結束。

 伴隨著他的發言,會議室裡播放出一份來自idc的數據調研,涉及到國內居民收入、電商覆蓋面等多維度的數據。

 廣大的用戶在哪裡?

 易()

 購要通過什麼方式出現在他們面前?

 簡單的答案卻帶來諸多的問題。

 易購ceo蘇薇第二個發言,相較於董事長的戰略方向,她談的更多是易購未來的合作,沒有太出乎大家意料的出現了抖音的名字,但出乎意料的還有米團的名字,以及,始終保持著剋制的與易信的合作。

 從社媒到短視頻到團購,易購在這樣的框架裡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這是未來必須探究的方向。

 但這無疑是易購要轉變的開始。

 來自董事長和ceo的聲音註定易購要發生方向的修正,這多少讓延著固有道路的高層稍微有點茫然,可是,一想到與易信、米團、抖音這樣平臺的合作,激動很快就取代了茫然。

 這會是好的開始。

 這場會議結束,新的會議確定,下週會有與合作伙伴的高層討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