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雪 作品

238 敲定(4k)

  易科雲是已經在做的一部分,過去這些年的技術研發轉化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增長重點,易科需要在toB業務上有更多戰略式突破。

  這種突破的基礎仍舊必須立足於先進工藝的保障。

  16nm與10nm這兩個節點的達成足以保證相當一段時間內的競爭力。

  王寧國、楊世寧、曾宗琳等人默默聽著,這個、這個吧……

  說實在的,大家都猜到是和技術研發的力度有關,但方總,你這個也太力了吧!

  王寧國更想表示下看法,中芯是想走一步,不是想跑一步啊……

  這一跑,步子是不是太大了?

  停止16nm的研發?

  且不說中芯已經在這方面的投入,單是這一節點的研發就在於已經有冰芯取得過了突破,所以大家才有信心。

  現在連16nm都沒搞定就去攻關10nm,儘管冰芯會顯而易見的給予幫助,但冰芯自己都還沒搞定……這種風險是不是有點大了?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決策,而是關乎中芯的技術路線與接下來至少四五年的發展。

  會議室裡變得沉默。

  方卓環視中芯眾人,就在他準備點名的時候,Cfo曾宗琳出聲了。

  “方總。”曾宗琳很感謝並且是絕對感謝方總對中芯的幫助,不管是管理運營的穩定還是技術方面的合作,這都是極其極其難得的,但是……

  吾愛方總,吾更愛真理。

  他斟酌著自己的發言,儘量不觸怒危機中的易科掌門人、中芯的股東、冰芯的創始人、內地半導體的盟主:“中芯在16nm上的研發已經初見曙光,這兩年的利潤增長也有不錯表現,現在這種時刻轉道研發10nm,可能在財務上面會出現比較消極的信號。”

  方卓喝了一口茶。

  曾宗琳見方總沒有反駁自己,心裡稍微鬆了一口氣,正斟酌措辭時看到了對面Ceo王寧國頗為贊成的眼神。

  他仍舊控制著說話的語氣,委婉的探討道:“中芯有希望在明年量產16nm,如果在冰芯的幫助之下,這個時間有可能再早些,如果中芯落地16nm,我個人堅決贊成它為易科代工。”

  為易科代工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中芯這樣做就可能也同樣遭遇華盛頓的限制。

  Bis已經延伸管轄權,而中芯必然使用了美力堅的技術和設備。

  曾宗琳不是不願意中芯付出,只是希望更合理的付出,這樣按部就班似乎更能保證未來一段時間的產能供應。

  就算到時中芯受限,享受和冰芯一樣的待遇,那也至少保證到2017年中段的運轉。

  時間不就是這樣一點點爭出來和擠出來的嗎?

  “行業一盤棋,中芯取得10nm的突破更具戰略意義。”方卓緩緩說道,“在現在和未來這個階段,不光這一件事,我希望大家看待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都更從這個角度出發。”

  曾宗琳抿抿嘴,暫時潛伏在會議室。

  王寧國看著思考的楊世寧,看著低頭的曾宗琳,想著冰芯的情況,想著方總做事的決心,只覺頭皮一片一片的發麻。

  但他還是“咳”了一聲,清清嗓子,準備發言。

  方卓看了中芯Ceo一眼,簡潔的說道:“你先別咳。”

  王寧國:“……”

  話被憋在嗓子眼,有點難受。

  方卓看了眼時間,九點五十九。

  他抬杯喝茶。

  十點整,會議室的門被推開,梁孟淞快步走了進來。

  他也不坐,看了眼會議室裡參會的眾人,言簡意賅的說道:“我有信心。”

  四個字,只四個字,中芯到場高層卻忽然彷彿在心裡跟著疊了一層又一層的信心。

  梁博士露面,顯然是說10nm的攻關,也顯然是表示這次將由他來帶隊,不然,方總不會擺這麼認真的陣勢,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梁孟淞何許人也?

  曾經的臺記棄將,但這幾年頻頻被寶島媒體惋惜他的離開,認為這是一次重大挫折。

  現在的冰芯技術帶頭人,自從他加入冰芯,組建團隊,接掌研發,先進製程的進度出現了快速的發展。

  冰芯的技術發展當然不只是一個人的功勞,但梁孟淞也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