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194章 千年農業稅,血淚消亡史

 第194章 千年農業稅,血淚消亡史 

 新的一天,從清晨開始。 

 太陽昇起,各朝古人開始新一天的忙碌。 

 各朝的皇帝尤為忙碌,既要忙著搭建覆蓋全國的通信網,又要忙著尋找全國各地的礦藏。 

 至於各朝的老百姓,則是抓緊時間處理一天的農活。 

 等會還要觀看視頻,他們對後世取消農業稅很感興趣。 

 在他們的認知中,歷朝歷代的老百姓都要繳納農業稅,他們無法想象後世為什麼可以取消農業稅。 

 也正因此,他們才會如此期待主播等會播放的視頻。 

 他們不指望當今皇上可以學習後世取消農業稅,皇上在看完視頻後可以降低一點農業稅,他們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其實他們老百姓最感興趣的,還是想知道後世取消農業稅的原因,看看他們能不能從中借鑑一二。 

 上午一開始播放的依舊是簡體字教學視頻,整個視頻足足有好幾個小時,各朝的孩子紛紛叫苦連天。 

 蘇晨為了加快進度,只能採取趕鴨子上架的方式。 

 他也沒指望各朝古人通過天幕學習,就能掌握每天的知識。 

 其實天幕學習的效率很低,僅僅能夠讓各朝古人對簡體字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可能各朝會有一些學霸可以很好的吸收知識,但那只是少數而已。 

 想要完全掌握簡體字,需要老師面對面教學,需要有老師每天督促著讀書識字,僅僅觀看天幕的教學視頻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他加快速度把簡體字過一遍,只是為了方便各朝統治者做好記錄工作,然後通過興辦學校的方式,把這些簡體字知識傳授給學生。 

 他相信以各個朝代的實力,是完全可以做到全面普及教育的。 

 農作物種子可以讓各朝有吃不完的糧食,世界地圖可以讓各朝有花不完的銀子。 

 解決了這兩個最重要的問題,各朝各代的教育事業必將迎來爆炸式發展。 

 他相信要不了多久,各朝的每一個郡縣都會有學校,每一個適齡兒童都能上學。 

 在知識學習視頻快要播放完之際,各朝古人紛紛停下手頭上的活,而是不約而同的把目光看向天幕。 

 農業稅和各朝古人息息相關,大家都想看看後世怎麼就把農業稅給取消了。 

 【千年農業稅,血淚消亡史】 

 【明朝末年的一位官員,在面對因稅賦過重揭竿而起的農民軍時,說出了“不做安安餓殍,尤效奮臂螳螂”這句話。 

 意思是你不老老實實當餓死鬼,竟然還敢螳臂當車來造反。 

 以今天的視角來看,這句話,簡直是十惡不赦。 

 但是封建時期的農民在官員眼裡還真不過只是個納稅耗材而已,乾的動就交稅,幹不動就主動餓死,好讓朝廷省心。 

 雙方矛盾點歸根結底在於一個稅字。 

 在中國古代,一般有兩種稅收思路。 

 一種是代表著小農經濟思維的人頭稅和勞動稅。 

 另一種是代表著商品經濟思維的資產稅和經營稅。 

 哲學家黑格爾在談到中國歷史的時候說過一句話,他說中國的歷史從本質上來看是沒有歷史的,它只是君王覆滅更迭的不斷重複罷了,這句話是有那麼一丁點道理的。】 

 楊嗣昌:胡說八道,老夫什麼時候說這句話了,一定是有小人故意汙衊老夫。 

 他做過一首詩,第一句說的是“不作安分降將,效尤奮臂螳螂”,根本就不是什麼讓老百姓老老實實當餓死鬼。 

 他身為內閣大臣,尊崇孔孟之道,怎麼可能說出如此喪盡天良的話。 

 一看就是有人抹黑他,故意往他身上潑髒水。 

 當初他舉薦熊文燦負責剿匪,在他的同意下,熊文燦採取招撫策略。 

 最終順利招撫了大批流寇,其中包括張獻忠,這也算做是他的政績。 

 本來是皆大歡喜的,可張獻忠在被招撫後,得到朝廷承諾不拆散軍隊、有單獨駐地、稅收自理、不聽調、不聽宣等等優待政策的情況下再次反叛。 

 在這種情況下,他所說的不作安分降將是在罵張獻忠。 

 也不知道是哪個奸臣把這句話改成了不做安安餓殍,讓他莫名其妙的揹負罵名。 

 在聽到視頻傳出的第一句話時,各朝的老百姓無不怒目圓睜,氣憤不已。 

 讓他們老老實實當餓死鬼,這種混賬話也不知道是哪個王八蛋說的。 

 要是讓他們知道名字的話,此刻一定在彈幕上大罵這個惡官。 

 尤其是處於各個王朝末年揭竿而起的老百姓,看到這句話紛紛破口大罵。 

 他們也不想造反,可官府把他們往死裡逼,為了求一條活路不得不造反。 

 可現在有惡官剝削他們就算了,居然還敢大言不慚的讓他們老老實實餓死,這誰能受得了。 

 【中國雖然有五千年曆史,但是從秦朝統一六國開始,一直到清朝覆滅,建立在小農經濟稅收之上的皇權集中制度始終都沒有發生過任何實質性改變。 

 無數人都試圖推動稅收向著商品經濟思路轉型,但是鮮有成功者。 

 所以古代中國文明也被牢牢壓制在重農抑商的枷鎖裡,遲遲等不到升級。 

 重農抑商其實也正是兩種稅收邏輯衝突的結果。 

 表面上來看,打壓商業是因為商人既不事生產,還會虹吸農業人口,最終導致糧食產量不足。 

 而本質上,則是由於商人大多居無定所,且商業活動複雜多樣,使得古代徵商業稅的成本極高。 

 反觀農業,典型的不動產,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稅基穩定,徵收成本低廉,所以中國長期以來都把農業作為課稅的重點對象。 

 但是所謂的重農抑商,重視的也並不是農民,而是農業帶來的稅收。 

 拿著最低的回報,幹著最累的活,交著最重的稅。 

 因此,中國古代農民一直在逆來順受和忍無可忍之間不斷切換。】 

 劉徹:重農抑商的本質,主要還是因為糧食產量不足,不足以養活全國人口,所以必須採取重農抑商的策略,讓老百姓都能安心耕種。 

 至於視頻中提到的商業稅收問題,還不是最主要的。 

 他們大漢就有對商賈買賣貨物進行收稅,不管徵收商業稅的成本高不高,總歸是可以收一些商業稅的。 

 其實根本在於糧食產量低,還有很多老百姓吃不上飯。 

 在這種大背景下,重農抑商是必然的舉措。 

 只有讓老百姓把心思全放在土地上,才能儘可能的種植出更多的糧食。 

 否則老百姓看到做生意這麼賺錢,全都蜂擁跑去做生意了,那原本就不夠的糧食就更少了。 

 各朝不少官員非常認同視頻所說的,農民的確在逆來順受和忍無可忍之間不斷切換。 

 華夏的老百姓可以說是最安分守已的,不把他們逼到絕路,他們就會一直逆來順受下去。 

 可一旦把老百姓逼到死路,他們爆發出來的力量也是非常驚人的,足以改朝換代。 

 【中國歷史上有過三次主要的農業稅改革,每一次改革不僅都伴隨著血與淚,更是小農經濟思維和商品經濟思維的顯化衝突。 

 第一次的改革出現在明朝中期,當時明朝第一權臣張居正以一人之力對抗整個文官集團加地主鄉紳勢力,主導推行給農民減負的一條鞭法。 

 結果是張居正死後被利益集團挖墳掘屍,徹底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