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00章 來自老父親的公開聲明

 他是完全看不懂的,明明改革正是需要大量人才的時候,可張居正偏偏任用一些無恥之徒。 

 這一刻,他多多少少有些明白張居正改革為什麼會以失敗告終。 

 改革措施需要下面的官員去推行,這些改革派的官員都出了問題,改革怎麼可能成功呢! 

 “張居正還敗壞科舉制度,幫助自己的兒子在科舉考試中作弊。” 

 “萬曆五年由皇帝親自出面,在廷試中用了調包計,把他的二兒子從二甲第二名升到一甲第二名。” 

 “這讓本來應該獲取高級官位的人才居於人下,卻讓才不配位的人成為榜眼。” 

 “而且其他大臣也紛紛效仿張居正,為自己的兒子競相盜取功名。” 

 “達官貴族子弟競相舞弊,朝堂來來去去就被那麼幾家人把持。” 

 “寒門子弟再努力讀書也只是為他人作嫁衣,成為別人平步青雲的階梯。” 

 “這大大敗壞了科舉制度,在士大夫中起了很壞的影響,對明代政治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加速了大明帝國的衰亡。” 

 朱元璋:哼!還敢在科舉考試中徇私舞弊,這要是發生在咱的朝代,非得把伱扒皮充草不可。 

 他對張居正的看法非常複雜,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對方。 

 張居正的一系列改革確實幫助了大明,讓大明江山社稷起死回生。 

 可這也不能掩蓋張居正犯下的過錯,甚至可以說是滅九族的大罪。 

 不管是從張居正獨攬大權來說,還是從張居正在科舉考試中徇私舞弊來說,張居正犯下的都是不可饒恕的死罪。 

 張居正:幸好此事還沒有發生,一切都還來得及改正。 

 還別說,他還真有這樣的念頭,讓兒子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好名次。 

 畢竟那是自己的兒子,他這個做父親的,怎麼著也應該幫襯一下。 

 他倒是沒有想到自己權力一次小小的任性,就引來其他的官員競相模仿,這是他始料不及的。 

 也確實如主播所說,要是他們這些大官都這麼做,那科舉制度也就名存實亡了。 

 人才選拔制度的破壞,所帶來的危害是極大的。 

 現在既然已經知道徇私舞弊是改革失敗的原因之一,那他自然不可能再犯這樣的錯事。 

 “張居正生前在用人方面,曾經做到了唯才是用,使用了戚繼光這樣的人才,甚至起用了一些優秀的基層人才。” 

 “但與此同時,他的用人也看對方是否有利於他權力集中。” 

 “所以他也重用了很多曲意奉承、溜鬚拍馬之人。” 

 “這樣的人只會說漂亮話,不會幹漂亮事,只想著用溜鬚拍馬來獲得權力和錢財。” 

 “而不會真心實意推行改革,更難以擔當重任。” 

 “所以隨著張居正的去世,改革就難以繼續下去。” 

 “就像張居正一手提拔並引入內閣的張四維和申時行都是溜鬚拍馬、隨波逐流的兩面派。” 

 “張四維在張居正死後立馬迎合萬曆反對改革,申時行繼任首輔後為了收買人心,廢除了張居正實行的考成法和其他的一些政策。” 

 “這樣的兩面派竊據要職,改革怎麼可能繼續下去。” 

 張居正:張四維,申時行,你們很好,我看錯你們了。 

 聽到自己最信任的兩個閣老,在他病逝後直接背刺自己,他的臉色極為難看。 

 這種被別人背叛的感覺,令他極為痛心,尤其是被自己最信任的人背叛。 

 張四維和申時行大力支持他的改革措施,同時這兩人在推行改革過程中也有很好的表現。 

 正因為如此,他才會這般信任他們兩人,並提拔他們進入內閣。 

 可萬萬沒想到,他們兩人的支持是虛假的,根本就不是真心實意的支持改革。 

 一個在他病逝後反對改革,一個在他病逝後廢除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徹底讓他多年的努力付之東流。 

 此時此刻,他在痛恨這兩個叛徒的同時,也懊惱自己看人不準,居然讓兩個反對派混進了改革派,最終導致改革成功功虧一簣。 

 當即他就拿出紙筆,解除這兩人的官職,把他們兩人逐出朝堂。 

 “張居正改革最終失敗了,但是改革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恢復和發展了社會經濟,減緩了大明王朝急劇走向衰亡的趨勢。” 

 “與此同時,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並沒辦法改變明朝財稅制度深層次的弊病。” 

 “一方面,開國之初廣泛的小自耕農經濟,在明朝中期以後便被不可遏止的土地兼併浪潮所吞噬。” 

 “土地集中導致了越來越多的流民,產生大量佃農,地主憑藉土地壟斷對佃農進行過度盤剝。” 

 “另一方面,明初按地權分散狀態設計的賦役制度日益失效,官府不斷膨脹的財政需求和無法遏制的非法徵收賦稅,成為民間社會不堪承受的重負。” 

 “晚明的財稅改革已經無力醫治這一深入制度骨髓的惡疾,國家機器的敗壞已無法挽回。” 

 李世民:土地兼併難題不僅是明朝有,各朝各代也都有這種情況,尤其是到王朝後期,土地兼併相當嚴重,這才導致的改朝換代。 

 土地問題自古以來就是歷朝歷代的死結,不管採取什麼辦法都無法避免最後的土地兼併。 

 除非是像後世那樣,一勞永逸的解決土地兼併難題。 

 可問題是後世的土地改革政策,他們根本學不來,也不敢學,甚至提都不能提。 

 這要是在各朝各代推行土地改革,政策提出來的那一刻,全國各地肯定造反,這樣王朝滅亡得更快。 

 不過他現在不用考慮土地兼併的問題,畢竟大唐剛剛建國不久。 

 全國土地分配給農民綽綽有餘,甚至已經到了地多人少的情況。 

 土地兼併一般在王朝中後期才慢慢顯現危害,距離現在的大唐還早著呢! 

 況且現在有了高產農作物糧種,一畝地就足以讓一家老小安居樂業。 

 如此看來,土地兼併的危害將比原先延長數十上百年到來,目前倒是不用著急。 

 “張居正改革人亡政息的結局,也可以給各個朝代的改革者一些啟示和教訓。” 

 “一是改革要抓住社會主要矛盾,張居正改革能取得成就正是因為他抓住了明中後期社會的主要矛盾。” 

 “針對這些矛盾具體實行了一系列措施,挽救了急劇走向衰亡的大明王朝。” 

 “二是改革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要根據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狀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施政方略。” 

 “三是改革要善於聽取各方面建議,要廣開言路才能及時解決改革中出現的問題。” 

 “而不能閉塞言路,僅聽一家之言。” 

 張居正聽完若有所思,臉上的表情異常嚴肅。 

 他在思考自己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有沒有做到主播所說的三個啟示。 

 主播剛才所說的給了他很大的啟發,讓他獲益匪淺。 

 單說最後一個要廣開言路,就是他沒有做到的。 

 他如今想來,確實發現自己閉塞言路,這一點做得很不對。 

 聽完主播對自己改革失敗的原因分析,他現在信心滿滿,自信這一次可以成功,不會再出現人亡政息的情況。 

 各朝的統治者同樣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主播所說的給了他們一些啟發。 

 這讓他們在以後的政策改革中,能夠思考得更加全面,制定出更加合適的施政方針。 

 同樣作為改革者的王安石,彷彿明白了什麼。 

 他在推行一系列變法措施中,確實沒有考慮周全,總感覺哪裡有一些紕漏。 

 現在經過主播的點撥,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除了對張居正改革失敗的原因感興趣的一小部分人,各朝絕大多數古人是沒有興趣的。 

 現在主播終於說完了,他們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紛紛開始期待。 

 因為大家知道,主播接下來就是賣貨環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