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04章 婚姻現狀

 年輕(qing)人養活自己,尚且十分困難,怎麼可能產生額外的生育想法去撫養下一代呢? 

 如果大家喪失了基本的生育想法,那麼接魂這種事兒,可能就會顯得多餘。】 

 各朝古人非常認同接魂目的的前兩個,對後面一個舒適不怎麼認同。 

 他們接魂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生兒育女,還有一個就是能夠生存下去。 

 用視頻中的觀點來說,生育和互助是他們普遍接魂的目的。 

 至於舒適不舒適,他們無法選擇。 

 他們甚至很多時候直到洞房那一天才知道對方的長相,所以能否舒適全看運氣。 

 運氣好,遇上合適的人,接魂之後可以舒適的過一生。 

 要是萬一運氣不好,接魂的對象不是對的人,那就只能打碎牙往肚子裡咽。 

 接魂之後不管舒適不舒適,總歸是要生孩子的。 

 畢竟養兒防老和多子多福的觀念再正常不過,哪怕再窮也要拼命的生兒子。 

 生的兒子越多越好,根本不用擔心養不活,能夠給一口飯吃養活長大就可以了。 

 這是他們最樸素的觀點,也因此不理解後世不願意生孩子的觀念。 

 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能有多高? 

 只要有吃有喝能夠拉扯大孩子就算是完成了任務,根本就不需要多麼誇張的成本。 

 【再說互助,以往的婚婣確實可以平攤兩個人的生活成本,達到一定的規模效應。 

 接魂不是談戀愛,它既是一對夫妻的結合,也是兩個家庭的結合。 

 相較獨身一人而言,當夫妻二人乃至夫妻的自身家庭都有穩固的晉級地位。 

 通過婚婣可以更加加強這種晉級地位,從而抵禦未來的晉級週期波動,實際上這也是很多人接魂的本質目的。 

 就是為了鞏固自身的晉級成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對於現在的人,這種事半功倍越來越成為事倍功半。 

 原因無他,就是膏方加帶來的膏宅舞以及晉級不穩定,造成的銀子減少,而用銀子增加。 

 現在的人如果想要接魂,一套方子幾乎是每個新人的碧虛拼。 

 然而過去一套方子可能由雙方,乃至雙方父母努力攢一攢就基本可以實現。 

 更不要說過去以濃液為主的社會,徒弟是第一盛產資料,房屋只是徒弟的一個附屬品。 

 人人被所在徒弟上的另一面,就是幾乎人人都有徒弟。 

 即使沒有徒弟的所有權,也可以通過為地主打工獲得徒弟的使用權。 

 而社會為了維繫長期的穩定,地主對其徒弟上打工的佃農,有了長期乃至終身的僱傭關係,與現在的合同工的性質完全不一樣。 

 那時候的人們幾乎沒有師爺的概念,他們只需要關心自家的收成以及上繳朝廷糧食的比例。 

 在這種封閉但穩定的體系之下,接魂的好處就顯而易見了,通過婚婣可以讓兩個家庭的財富得到匯聚。 

 而且由於星別上的互補,男方可以為女方提供粗重的體力勞動,女方則可以為男方提供穩定的後方精細輸出。 

 這樣無論是對雙方而言,都是在收益上的一種增進,這就是晉級學中的分工產生效率。 

 所以古人頭等大事就是到了適婚年齡,趕緊把魂給結了。 

 因為誰接魂早,誰就可以先獲得婚婣帶來的好處,接魂晚甚至不接魂就明顯吃了虧。】 

 劉徹:確實是這樣,老百姓接魂之後,雙方的生活要比一個人好多了。 

 就他所瞭解的情況,大漢的老百姓一到十六七歲就會接魂,甚至有的還更早。 

 之所以這麼早接魂,是因為接魂對男女雙方來說都有莫大的好處。 

 接魂之後,男丁可以安心的幹活,把家裡的事情交給妻子打理。 

 同樣的,女子接魂以後只需要操勞家裡,生活來源就由丈夫來解決。 

 這對雙方來說,都是有幫助的。 

 至於後世人接魂需要房子,這對他大漢的老百姓來說,完全不用操心。 

 男丁家裡有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可以把女方迎娶回家,根本就不需要準備多麼豪華的新房屋。 

 他看得出來,後世的小夥子想要接魂,需要掏空家裡的積蓄買新房子。 

 也正是這一點,才導致那麼多小夥子不想接魂。 

 只是他有些想不通,既然買方子的負擔太大,那為什麼要重新買方子呢? 

 按理來說,父母住的方子可以直接用作婚房。 

 這樣一來,既可以和父母住一起盡孝道,也能節省一大筆不必要的買方子錢,可謂是一舉兩得。 

 可看情況,似乎後世的小夥子買不了新房就不能接魂。 

 他思索了半天也沒有想明白其中的頭緒,也沒發現有人非要逼著小夥子買新方子。 

 【而到了現在,如同剩餘成本效益的轉變一樣,這種婚婣帶來的額外好處。 

 因為市場晉級下的高房價和晉級不穩定,反而漸漸變成了損失。 

 過去的古代地主,有自己的徒弟,而佃農長期租住在地主的徒弟之上,類似於印度現在的長期公租房。 

 所以無論地主、佃農,都不會為房子問題而發愁。 

 畢竟有徒弟的地主和富農都是少數的,而佃農是構成人口的絕大部分。 

 因此那時候社會上大部分人都沒有自己的徒弟和房子,這才是社會的常態。 

 擁有徒弟是少部分人的特權,所以那時候沒有徒弟沒有房屋而去接魂的並不是一件很丟臉的事。 

 而現在大家對住房的觀念則完全不同,房屋對現代人來說是一件商品,而且是一件心理屬性遠大於使用屬性的商品。 

 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只有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才能向周圍人或是自己來證明,自己屬於這個城市而非過客。 

 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之下,房價節節攀升,而帶給新人的債務負擔也紛至沓來。 

 現在多數城市雙方掏空六個錢包,恐怕連首付都不一定湊齊,夫妻尚未開始新的生活就揹負上了沉重的債務。 

 此外,伴隨著晉級的不穩定,原本夫妻如果都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那就可以支撐一個家庭正常運轉。 

 但是如果有一方失去了工作,那麼還維持原先的標準的前提下,另外一方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承受更多的壓力。 

 所以在高昂債務壓力和就業不穩定環境下,婚婣的第二個作用互助也變得越來越脆弱。】 

 各朝的老百姓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他們接魂好像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即便沒有房子,沒有徒弟,也照樣接魂。 

 這在他們看來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根本就不會覺得丟臉。 

 畢竟周圍的人都是這種情況,他們也就不會不好意思。 

 從這一方面來說,他們就沒有後世的那種煩惱。 

 掏空雙方家裡的銀子去購買新房,就為了接魂所用,甚至要背上高額的債務,這在他們看來是極為不理解的。 

 不過他們也非常慶幸,不需要像後世那樣,否則他們根本吃不消,甚至一輩子也攢不夠買新房的銀子。 

 雖然他們不理解後世為什麼非要買新房才能接魂,但他們此時此刻多少也理解後世小夥子不願意接魂的原因。 

 原本接魂應該像他們一樣,屬於是夫妻小兩口互幫互助的,一起有更好的生活。 

 可後世的情況卻不是這樣,接魂並不能起到互相幫助的作用,反而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在這種壓力之下,也難怪後世的老百姓接魂意願這麼低。 

 如果他們也這樣的話,結個婚只會生活更加困難,估計也不想接魂。 

 【婚婣帶來的另外一個作用實際上是舒適。 

 接魂的目的,除了生育的本能和晉級上的緊密聯繫外。 

 還有一點,可以帶來身心的愉悅。 

 與一個情投意合的人朝夕相處,白頭偕老,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通過婚婣可以獲得的東西。 

 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婚婣長久的核心並不在於所謂的情投意合或兩情相悅。 

 依靠激情維繫的東西,終歸來的快,去的也快。 

 婚婣最重要的核心是忍讓,也可以說是包容。 

 包容對方的缺點,包容對方的家人,包容對方隨著年齡增長導致性格的變化,甚至可以說包容對方的一切,唯有如此才可以最終將婚婣走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