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12章 歷史上第一位皇后

 第212章 歷史上第一位皇后 

 李世民作為華夏曆史最偉大的帝王,蘇晨多花了一些時間講述李世民的豐功偉績。 

 現在終於講完了,可以開始接下來的賣貨環節。 

 各朝古人也都期待不已,他們早已經等得迫不及待了,就等著這一刻的到來。 

 大家雖然對李世民非常尊敬,對李世民的傳奇故事也非常感興趣。 

 但這畢竟只是一個故事而已,再怎麼精彩,也和他們的切身利益沒什麼關係。 

 但接下來的搶購商品環節,才是真正可以幫助到他們的。 

 也正因如此,主播講述完李世民的傳奇一生,各朝古人紛紛打起精神,做好搶購縫紉機的準備。 

 不同於以往的商品,光聽名字聽不出來什麼。 

 但縫紉機這個名字,各朝古人大致明白是什麼樣的工業產品。 

 縫紉機,顧名思義,應該是女人家使用的縫紉工具,將布料或是衣服縫製在一起。 

 大家所穿的衣服,全都是女子買了布匹回家,然後用一針一線縫製出來的。 

 但現在主播要售賣的縫紉機,按照大家的推測,肯定可以非常方便的縫製衣服。 

 各朝的男人對縫紉機的興趣不大,但各朝的女人卻很期待搶購到縫紉機。 

 畢竟男人不會在家幹針線活,但她們每一個女人都會針線活,正好需要縫紉機來幫忙縫製衣服。 

 各朝一些心思活躍的商人紛紛期待起來,心中祈禱縫紉機的製作工藝不難。 

 這樣他們才能讓工人制作出縫紉機大賣特賣,賺得盆滿缽滿。 

 這個縫紉機一聽就是後世創造出來的,和之前主播售賣的對講機、自行車、手錶同屬於工業產品。 

 之前的工業產品,大都不能製作出來,除了一個自行車。 

 自行車的工藝看著複雜,但只要請手藝高超的匠人也是可以製作出來的。 

 對講機和手錶就完全不行了,內部構造太複雜,以他們時代的能力根本製作不出來。 

 所以他們現在對縫紉機抱有期待,希望製作工藝不要太複雜,這樣方便他們研製出來。 

 不同於自行車,縫紉機的市場前景大得多。 

 家家戶戶都需要做衣服,而縫紉機就是做衣服最好的工具。 

 他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一旦研製出縫紉機,必然會引得無數老百姓瘋搶。 

 各朝古人紛紛把目光看向直播間裡的主播,只見主播正在搬運一個大東西。 

 大家立刻明白過來,這個應該就是今晚售賣的縫紉機。 

 蘇晨把早已準備好的縫紉機搬過來,展示在直播間,讓各朝古人都能看得清楚。 

 縫紉機一共有三代,第一代是手搖式縫紉機,第二代是腳踏式木板縫紉機,第三代是電腦縫紉機。 

 而蘇晨給大家準備的正是經典的第二代腳踏式縫紉機,也是中國七八十年代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縫紉機。 

 “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這個就是腳踏式縫紉機。” 

 光是看一個樣式,大家看不明白。 

 紛紛嚷嚷著讓主播演示一下怎麼使用的,看看縫紉機是怎麼縫製布料的。 

 “主播這裡也沒有什麼布料,沒辦法演示,就給大家看一個視頻。” 

 蘇晨提前找好了視頻,就是為了給大家演示用的。 

 只見視頻中,一箇中年婦女坐在縫紉機前,正在飛快的縫補衣服。 

 各朝古人驚奇的發現,中年婦女雙腳踩在一個踏板上不停的搖動,而雙手拉動著衣服從針頭下快速的通過。 

 隨即大家就可以看到,一排密密麻麻的細線就出現在衣服上,排列異常整齊。 

 這一幕看得各朝古人驚歎不已,尤其是各朝的女子看得兩眼放光。 

 呂后:還別說,這縫紉機縫製衣物還真是方便,衣物從針頭下一拉過去就縫製好了。 

 她雖然貴為一國之母,如今早已不縫製衣物。 

 但看到縫紉機這麼厲害,還是忍不住讚歎,想要搶購一個。 

 她看得出來,縫紉機簡直是女子的好幫手,家家戶戶都用得著。 

 柳如是:這縫紉機可比針線方便多了,要是我也能買一個,以後做女紅就容易多了。 

 她平時沒事的時候,最喜歡做些女紅打發時間。 

 縫製衣服,刺繡,都是她的樂趣所在。 

 現在一看到縫紉機的厲害之處,她迫切的想要搶購一個。 

 長孫皇后:陛下,臣妾想要縫紉機。 

 一看到縫紉機,她就已經被深深的吸引。 

 在她想來,但凡是女子,就沒有不喜歡縫紉機的。 

 她想要一個縫紉機,然後親手為皇上縫製一件衣服。 

 李世民:皇后放心,朕搶一個縫紉機給你。 

 他雖然對縫紉機不感興趣,但皇后喜歡,他說什麼也要搶一個送給皇后。 

 蘇晨給大家看完視頻後,就有很多人在彈幕詢問價格,已經迫不及待的催促著主播上鍊接。 

 “大家先不用著急,等會就上架縫紉機,主播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縫紉機。” 

 “大家看這個縫紉機,它是由機頭、機座、傳動和附件四個部分組成。” 

 很多人雖然不想聽這些,只想快點上架縫紉機,他們已經等不及了。 

 但對於各朝的商人和工匠而言,這可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主播要是講得詳細的話,他們說不定可以搞清楚縫紉機的原理,然後自己動手製造出來。 

 因此在主播介紹的時候,他們聽得格外認真,就怕錯過了關鍵之處。 

 “機頭是縫紉機的主要部分,它由刺料、鉤線、挑線、送料四個機構組成,各機構的運動合理地配合,循環工作,把布料縫合起來。” 

 “主播給大家看的機座是臺板式,臺板起著支承機頭的作用,縫紉操作時當作工作臺用。” 

 “縫紉機的傳動部分由機架、手搖器等部件構成,主播手指的地方就是傳動部分。” 

 “機架是機器的支柱,支承著臺板和腳踏板。” 

 “使用時操作者踩動腳踏板,通過曲柄帶動皮帶輪的旋轉,又通過皮帶帶動機頭旋轉。” 

 “縫紉機上的附件包括機針、梭心、螺絲刀、油壺等,這些東西都是附贈的。” 

 話音剛落,大家無不驚歎連連,紛紛佩服後世人的腦瓜子聰明。 

 也不知道後世人是怎麼想到的,居然能做出這麼複雜的縫紉機。 

 這縫紉機的複雜程度看起來,可要比他們使用的紡織機複雜多了。 

 各朝的商人聽得著急,縫紉機的構造一看就看到了,他們最想知道的是縫紉機的工作原理。 

 只有知道縫紉機的原理,他們才有可能研製出縫紉機。 

 一些匠人目光死死盯著機頭,他們知道,縫紉機的核心就在機頭。 

 可偏偏他們只能看得到外表,看不到裡面的工作原理。 

 各朝不管是商人,還是匠人,他們都想詢問主播縫紉機的工作原理。 

 可他們又沒有這個膽子,畢竟他們朝代的帝王將相都看著呢。 

 就在他們這些人乾著急時,明朝的科學家宋應星主動向主播詢問。 

 宋應星:主播,請問一下縫紉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我想把縫紉機記錄在《天工開物》裡面。 

 對於編撰出《天工開物》這樣鉅著的科學家,蘇晨是非常尊敬的,當即就給出了答案。 

 “縫紉機原理是線圈縫合,最簡單的線圈縫合是鏈式縫合,縫紉機會在線的後面用相同長度的線打環。” 

 “衣物位於針下面的一塊金屬板上,用壓腳固定,每次縫合開始時,針穿過織物拉出一個線圈。” 

 “一個做線圈的裝置在針拉出前抓住線圈,該裝置與針同步運動。” 

 “一旦針拉出織物,送布牙裝置就會將織物往前拉。” 

 “當針再次穿過織物時,新的線圈將直接穿過前一個線圈的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