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21章 十個圖書館名額

 第221章 十個圖書館名額 

 劉恆的登基之路讓呂后頗感意外,她沒想到一個毛頭小子這麼出色。 

 在她的眼中,一直沒有把薄姬和劉恆這對母子放在心上。 

 畢竟薄姬一直不受劉邦恩寵,自然威脅不到她的地位。 

 由於劉邦不待見薄姬,連帶著也不待見代王劉恆。 

 在大漢朝,薄姬和劉恆這對母子就一直是透明人的角色,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也正因如此,她才沒有把過多的目光放在這對母子身上。 

 可現在看來,劉恆這個小子出色的不是一星半點,遠超她的兒子劉盈。 

 劉恆還沒有登基,就能在和老臣交鋒中取得上風,沒有被這幫子老臣架空皇權。 

 這一點在她看來,足以表明劉恆的優秀,天生有做皇帝的天賦。 

 可要是她也去世了,那還有什麼人來壓住那幫開國功臣和劉氏宗親呢? 

 目前的呂家並沒有優秀的人才,完全不是功臣集團和劉氏宗親的對手。 

 現在太過優秀的代王劉恆明顯威脅到了太子的地位,這讓她不得不想辦法除掉這個威脅。 

 現在的兩人與其說是夫妻,倒不如說是政治盟友更加準確。 

 現在倒好,一口一個恆兒,叫得倒是親熱。 

 她和戚夫人從來不是情敵,而是你死我活的政敵。 

 她要是去世,即便劉盈依舊是皇帝,也完全鎮壓不住功臣集團和劉氏宗親。 

 呂后淡淡的看了劉邦一眼,內心頗感好笑。 

 到了那個時候,他也只能乖乖等著被戚夫人賜死。 

 也不想想他的太子之位能夠保住,是她費了多大的心力才穩住的。 

 現在想來,八成是劉恆這個小子藏拙了,讓她看走了眼。 

 她需要劉邦,劉邦也需要她。 

 她雖然心向自己的兒子,但也不得不說和劉恆一比,劉盈差太遠了。 

 她非常氣憤自己愚蠢的兒子胳膊肘往外拐,居然心向戚夫人一邊,還為此和她這個當母親的鬧得水火不融。 

 要是在以前,他不知道劉恆的成就,也不會對劉恆另眼相看。 

 她現在和劉邦雖有夫妻之名,但她早就對劉邦死心了。 

 她以前也看過劉恆這個毛頭小子,也沒看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一點也沒有看出英明君主的跡象。 

 更令她氣憤的是,自己一直拼盡全力維護的兒子居然胳膊肘往外拐。 

 而且劉恆成為漢文帝后,在歷史上的評價極高。 

 雖然現在還沒有發生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的事,但她已經從主播那裡知道了劉盈看了人彘之後是怎樣的反應。 

 對於兒子不爭氣的反應,她深感痛心,對這個不成器的兒子更是失望到了極點。 

 她時常惱火兒子的懦弱,彷彿一坨扶不上牆的爛泥。 

 該怎麼改變命運破局,避免歷史重蹈覆轍,是她此刻最頭疼的一件事。 

 他也不想想要是戚夫人成功改換太子之位,最後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一登上皇位,第一個要除掉的就是他這個廢太子。 

 她之所以做這一切,不還是為了他的皇位能夠穩如泰山嗎? 

 她千算萬算,防著劉盈的其他兄弟,卻沒有想到劉盈最大的威脅竟然是被她忽視的劉恆。 

 但現在既然知道劉恆是歷朝歷代皇帝學習的榜樣,是被各朝各代老百姓敬佩的漢文帝,那他就不能坐視不管,任由劉恆被呂雉欺負了。 

 劉邦要是去世,有她在,一切都好說,完全可以穩住局面。 

 原來自始至終,那個藏得最深的人是劉恆。 

 不過不管怎麼樣,既然劉邦都這麼說了,她哪怕對劉恆再不滿,也不得不考慮劉邦的想法。 

 光是從這麼高的評分就能看得出來,劉恆這個皇帝當得有多麼出色了。 

 她思索半晌,發現好像無論怎麼做,都無法避免悲劇的發生。 

 以前不見你看重這對母子,老早就把這對母子打發去了代國。 

 可讓她比較頭疼的是,即便除掉了劉恆這個威脅,似乎一旦她去世後,呂家被剿滅的命運似乎都不會改變。 

 劉邦看到呂雉眼珠子亂轉,就知道她沒有什麼好心眼,估計在想怎麼除掉代王。 

 可不管兒子如何懦弱愚蠢,也都是她呂后親生的兒子。 

 劉恆越優秀越出色,就越發襯托出劉盈的懦弱無能。 

 可現在,就因為她對付政敵的手段殘忍了一些,自己的兒子就要和她離心離德,這讓她恨鐵不成鋼,氣憤兒子的愚蠢。 

 她之前也看過漢文帝的評分,足足有9.8分,是東西兩漢幾十位皇帝評分中最高的,甚至比後世人吹捧的千古一帝漢武帝的評分還要高。 

 而且即便劉盈的命運可以改變,不用那麼早的死去,可太子懦弱無能的性格不會改變。 

 劉邦:朕警告你,恆兒是大漢的希望,你可不要動些歪腦筋。 

 代王劉恆是他的兒子,是大漢未來的文皇帝,是深受世人景仰的漢文帝。 

 她現在也不想和劉邦鬧翻,這對兩人都不好。 

 劉邦看到呂雉臉上的表情,就知道呂雉已經把他的話聽進去了,這讓他鬆了口氣。 

 他雖然不喜歡呂雉,但也不得不承認呂雉的重要性,並不想把兩人的關係鬧僵。 

 他雖說是大漢開國皇帝,但也並不能隨心所欲,反而有很多的無奈,不得不做一些妥協。 

 就好比呂雉,明知道他去世後,呂雉大肆屠殺劉氏宗親,但他現在也不敢對呂雉怎麼樣。 

 他雖是大漢皇帝,但呂雉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況且大漢現在並不太平,還時時刻刻面臨著異姓諸侯王的威脅。 

 目前大漢最大的威脅就是他冊封的一些異姓諸侯王,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消滅這些異姓諸侯王,讓大漢徹底穩定下來。 

 在和項羽奪取天下的過程中,他不得不團結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所以為了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儘管他萬般不願意,也不得不冊封其他勢力的首領為諸侯王。 

 現在項羽死了,天下統一了,已經是大漢的天下。 

 但這並不意味著天下太平,那些蠢蠢欲動的異姓諸侯王就是大漢朝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必須一個一個清除。 

 光是憑藉他自己的力量,想要對付這些異姓諸侯王還遠遠不夠,還需要藉助呂家的力量。 

 所以現在的局勢就是劉呂兩家一起合作,共同對付異姓諸侯王。 

 要是他現在和呂雉起衝突,兩家打得兩敗俱傷,到時候只會便宜那些異姓諸侯王。 

 也正因如此,儘管他不喜歡呂雉,不喜歡太子。 

 為了大漢江山,他也不得不和呂雉合作。 

 而且即便是他以後去世,也不得不把大漢江山託付給呂雉。 

 因為他知道只有呂雉才能守住大漢江山,才能鎮壓住那幫開國功臣和異姓諸侯王,避免大漢江山落入到別人手中。 

 雖說呂雉野心勃勃,獨攬朝綱,但總歸是劉家的媳婦,不至於便宜了外人。 

 而且最後的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 

 儘管他臨死前把權力交給呂雉,但呂雉的執政能力確實很厲害,把大漢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條,把那些功臣集團和異姓諸侯王治得服服帖帖的。 

 雖說呂雉掌權後大肆殘害劉氏宗親,但總歸呂雉一死,大漢的權力又重新回到劉氏宗親手裡。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政治能力極強的呂雉的確是他最好的盟友。 

 也正是考慮到大局,他才會對呂雉如此看重,不願意和呂雉鬧僵。 

 劉邦怎麼想的,呂雉不想知道,她現在考慮的是如何破局,怎麼避免歷史重蹈覆轍。 

 她思考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什麼好辦法,最後只能向主播尋求幫助,希望主播可以給一點建議。 

 蘇晨思索片刻,很快想到一個好主意。 

 “呂后你那兒子根本就不適合當皇帝,反倒是劉恆天生就是當皇帝的料,主播建議你撫養劉恆,把劉恆認為義子,等劉邦去世後就讓劉恆繼承皇位。” 

 這是蘇晨深思熟慮之後的建議,強強聯合是他希望看到的結果。 

 就那個劉盈太過懦弱,當個逍遙王爺還可以,當皇帝就差遠了。 

 同情自己的敵人,為此還和自己的老媽對著幹,這個劉盈要多愚蠢有多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