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25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

 像這種因為利益衝突爆發的矛盾,他在朝堂見得太多了。 

 一個新政策的制定,就無可避免的會引起原先利益集團的牴觸,他也見怪不怪了,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不過鐵路修建的事倒是提醒了他,大漢要是修建鐵路的話,恐怕也會引起一部分人的牴觸,這是他需要格外注意的。 

 畢竟一旦大漢全國聯通鐵路的話,必然會改變原有的運輸格局,得罪一部分人的利益。 

 但是他倒也沒有太過擔心,相信有自己強勢推廣,沒有哪個不開眼的膽敢橫加阻攔。 

 他對蒸汽火車異常重視,所以肯定不會允許有人阻攔鐵路的修建。 

 蒸汽火車不僅可以連接大漢境內各個州郡,極大的增強朝廷對全國各地方的控制。 

 更重要的一點,他還指望鐵路修到邊境。 

 如此一來,蒸汽火車就可以運送大量的士兵到邊境去攻打匈奴。 

 【這時達林頓鐵路通車已經三年了,火車和馬車仍然在拉鋸中。 

 反對派依舊認為蒸汽機車比不上馬車,快過19公里時速就會翻車。 

 為了從根本上扭轉觀念,鐵路公司決定重金比賽徵集,地點在已經完工的雨山段,史稱雨山機車競賽。 

 這是技術的比賽,也是新舊觀念的較量,很多人興奮了,提出各種方案。 

 有人提出減小摩擦的方法,一根絲線就能拉動汽車。 

 有的計劃用易爆的氫氣,還有人提出不用燃料就能跑的永動機。 

 靠譜的少,異想天開的多。 

 但影響很大,宣傳效果達到了。 

 斯蒂芬森父子準備好了火箭號機車,老斯沒上過學,但小斯受過正規教育,還能教父親理論。 

 父子倆大致有分工,老斯修鐵路,小斯造火車。 

 比起他們以前造的版本,火箭號的改進在這些方面。 

 其一是小斯發明了火管鍋爐,高溫煙氣通過25根管子,鍋爐效率很高。 

 其二是根據老斯的經驗,把廢蒸汽排進煙囪,加高煙囪,促進煤的燃燒。 

 其三,他們上一個在達林頓鐵路運行的機車,活塞是垂直的,速度快了就劇烈顛簸。 

 火箭號的活塞成35度斜角,提高了穩定性。 

 小斯回到英國後,先四處走訪,把所有機車都打探了一遍才回家。 

 父子倆信心十足,精心準備,等著比賽的到來。 

 比賽開賽這天,觀眾竟然有一萬多人,熱熱鬧鬧的,像是在開博覽會。 

 有五輛機車進入決賽,其中有一輛是來搞笑的。 

 它其實是個遛馬機,裝個跑步機讓馬在上面跑,帶動車輛前行。 

 沒跑多遠把馬累壞了,早早就退出了。 

 真正的比賽在四輛機車中進行,過程沒有懸念。 

 其他機車在不停的修,不是鍋爐爆了,就是出故障趴窩。 

 唯有斯蒂芬森父子的火箭號,一如既往的穩定,沒有出故障。 

 順利以19公里時速跑完全場,後來跑出了57.6公里的時速折服了眾人。 

 父子倆就此成功,登上人生巔峰。 

 觀眾中有不少外國的鐵路專家,蒸汽火車得到歐洲的青睞,各國都大力發展。 

 英國20年後,鐵路里程猛增到上萬公里,形成新的運輸格局。】 

 在火箭號蒸汽火車出來的那一刻,朱棣就趕緊示意眼前眾多的工匠把圖紙記錄下來。 

 這些工匠都是大明目前手藝最高超的大匠,為了讓大明儘早出現蒸汽火車,他特意把這些大匠找來。 

 和斯蒂芬森父子之前研製的運動號蒸汽火車相比,這次的火箭號蒸汽火車有了很大的改進,各方面的功能也更完善。 

 他瞥了一眼那些大匠,見他們正在認認真真的動筆描畫,他這才滿意的微微一笑。 

 蒸汽火車的重要性絕非一般,他必須讓蒸汽火車行駛在大明兩京十三省每一個角落上。 

 他已經想好了,大明的第一條鐵路就是北京到南京的兩京鐵路。 

 一個是大明的都城,一個是大明的陪都,這兩地方是大明最重要的兩個城市。 

 【1830年,在利物浦到曼徹斯特鐵路開通的第二年頭。 

 客運量增長極大,火箭號已經不堪重負。 

 這年6月,由小斯獨立完成的行星號機車開始運行。 

 這次羅伯特斯蒂芬森將氣缸水平放置,減少上下顛簸,位置轉移到底部,佈局更緊湊。 

 使用臥式火管鍋爐,內外火箱和煙箱製成整體。 

 在鍋爐頂端增加氣包,使進入氣缸的蒸汽更加乾燥。 

 在輪軸組合上,調換了動輪與從輪的位置,動輪在後,從輪變為導輪,運行更穩定。 

 行星號大量出口,在歐洲被廣泛仿製。 

 直到19世紀末,在歐洲的支線上仍然可以看到行星號。 

 羅伯特斯蒂芬森不僅能造蒸汽火車,也能建大橋。 

 他在建設不列顛尼亞鐵路橋中,進行了力學,材料,施工的研討,促進了金屬結構的應用。 

 鉚接熟鐵,迅速成為橋樑建設的主要材料。 

 1848年,老喬治斯蒂芬森於67歲去世。 

 羅伯特斯蒂芬森於11年後去世,時年58歲。 

 作為偉人葬於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內。 

 在他們身後,火車帝國正在快速長大,迅速改變著城市和鄉村面貌。 

 人類社會像飛行運動的車輪一樣,日新月異。】 

 各朝古人看到斯蒂芬森最後的埋葬地,多多少少有些觸動。 

 他們算是發現了,只要是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死後就能葬入大教堂受到世人的供奉。 

 之前發明蒸汽機的瓦特就是如此,死後葬入大教堂。 

 現在創造蒸汽火車的斯蒂芬森也同樣如此,也是葬於大教堂。 

 生前做出偉大貢獻,死後受到世人的香火供奉,流芳百世,這讓他們羨慕不已。 

 不過他們也知道,以瓦特和斯蒂芬森的功績,得以名垂千古完全沒問題。 

 畢竟不管是蒸汽機,還是蒸汽火車,都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鉅變。 

 從這一點來說,瓦特和斯蒂芬森的創造發明造福老百姓,老百姓敬仰他們也是應該的。 

 視頻最後的畫面,各朝古人看到蒸汽火車極大的改變了城市和鄉村的面貌,讓英國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他們也希望朝廷能夠儘快研製出蒸汽火車,他們也想享受到蒸汽火車帶來的便利。 

 他們相信,在朝廷的努力和主播的幫助下,這一天會很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