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33章 大清唯一的皇帝

 第233章 大清唯一的皇帝

 在直播時間即將到來之際,各朝古人紛紛做好了準備。

 尤其是那十個擁有圖書館名額的朝代,就更為期待了,一個個萬分緊張的盯著天幕。

 終於,在各朝古人萬眾期待之下,蘇晨如約而至的和大家見面。

 “大家晚上好,我是主播蘇晨,歡迎大家觀看直播。”

 時隔多日,終於再一次聽到熟悉的開場白,各朝古人頗為激動,熱情的問候主播。

 朱棣:主播,大明圖書館已經建好了,朕都已經等不及了,現在可以售賣書籍了吧?

 不僅僅是永樂帝朱棣,其他九位抽到名額的皇帝也紛紛催促著主播開始賣貨。

 蘇晨見狀,不禁莞爾一笑,心平氣和的安撫大家。

 “永樂陛下先不用著急,主播早已經準備妥當了,賣貨環節放到最後,主播先回答一下雍正皇帝的問題。”

 “按照清皇室慣例,雍正皇帝六歲開始上學讀書。”

 “德妃烏雅氏是俸祿僅為五品的包衣護軍參領之女,出身低微。”

 清朝雖說一共有十二位皇帝,但後世認可的也就只有雍正這唯一的大清皇帝,其他十一人只能被稱作酋長而已。

 “每天的課程排得很滿,從黎明到黃昏習文學武,課業繁重而辛苦。”

 “生平兩次跟隨康熙皇帝北征噶爾丹,取得大捷。”

 “這五天分別是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生日和自己的生日。”

 “雍正的老師顧八代,不僅學問淵博,而且品行端正,讓其在學問和做人上獲益良多。”

 “雍正皇帝名為胤禛,出生於康熙十七,即公元1678年,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個兒子,母親是德妃烏雅氏。”

 “因此,時人稱之為佟半朝,能被這樣的養母養育,這是雍正皇帝以後走上權力頂峰的最大助力之一。”

 雍正能走上權力巔峰,最大的助力就是養母背後的勢力。

 他本就對滿清很不滿,自然不會放過一個打擊滿清的機會。

 “其父親佟國維也深得康熙皇帝重用,擔任內大臣、議政大臣等朝廷重職。”

 從最後的結果看來,事實也確實如此。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堅實的學問基礎,雍正皇帝日後才能得心應手的處理政事。”

 “而且貴妃佟佳氏因為膝下無子,生下一個女兒也早夭,所以非常疼愛呵護雍正皇帝,兩人的母子關係也很好。”

 “每年只能休息五天,其餘每天都得照例上學。”

 畢竟養母的背景太過強大,都能有佟半朝的說法,養母家的勢力必然會幫助雍正爭奪皇位。

 “上次雍正皇帝詢問主播,想知道清朝晚期都發生了什麼。”

 “雍正革除了康熙晚年的弊政,進一步鞏固了清朝的政權。”

 把雍正交給出身顯貴的貴妃撫養,這必然會導致日後激烈的爭奪皇位。

 硬生生把一對母子拆散,也就只有蠻夷才能做到,反正他的大明是不會這麼無情的。

 朱棣:蠻夷就是蠻夷,雍正是德妃的親生兒子,只因為德妃出身低賤,就把兒子從親生母親身邊奪走,一點都不顧及綱常倫理。

 要是大明哪個出身低賤的女子誕下皇子,哪怕再不喜歡,也都會給這個女子應有的地位,更不可能把親生兒子從母親身邊奪走。

 “康熙皇帝非常重視諸位皇子們的學習,經常抽查考問他們。”

 “而雍正皇帝貴為皇子,自然是師從天下名師。”

 “很多人應該都不知道雍正皇帝是誰,在主播回答雍正皇帝問題之前,主播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雍正皇帝的事蹟。”

 “在這種嚴格良好的學習環境下,再加上自身的努力,雍正皇帝到成年後打下了堅實的學問基礎,同時也頗通武藝。”

 “在三十歲之前,雍正皇帝跟隨父皇康熙出巡全國各地。”

 李世民:一年只休息五天,而且要從黎明學習到黃昏,清朝皇子的學業是不是太狠了些。

 “她本人深受康熙皇帝寵愛,是清朝首位正式冊封的貴妃,主理後宮十多年之久。”

 雍正皇帝臉色一正,豎起耳朵認真的傾聽。

 “歷史上關於雍正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但不可否認的是,雍正是一位堅定的改革者。”

 “根據清皇室慣例這樣的身份沒有資格撫育皇子,所以雍正皇帝一出生就交由位分高且出身顯貴的佟貴妃撫養。”

 “從順治朝開始,佟氏家族在清前四朝出了兩位皇后,一位貴妃和皇貴妃,兩位駙馬,族中子弟為官者更是一茬接一茬。”

 “由此我們可知,清朝皇室對皇子們的學習是非常重視的。”

 “佟貴妃佟佳氏的出身十分顯貴,姑姑是康熙皇帝的生母。”

 “長期耳濡目染下,雍正得以瞭解各地民生,處理政事和治國方法。”

 “正是因為雍正,康乾盛世才得以順利過渡。”

 各朝古人只知道雍正皇帝不是漢人皇帝,其他的就知之甚少了,蘇晨有必要給各朝古人普及一下雍正的事蹟。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在康乾盛世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例如日後幫助雍正控制京城的隆科多就是養母貴妃佟佳氏的親弟弟。”

 從主播口中聽到如此繁重的學業,他忍不住嘖嘖稱奇,不禁有一絲佩服。

 他小時候也有繁重的學業,但也沒有誇張到這種地步。

 哪怕是他現在的皇子們,雖然他也很重視學業,但休息時間可太多了。

 想到這裡,他不禁看了看身旁的兒子們,想著要不要增加一些學業。

 自己怎麼著也是千古一帝,可不能在兒子的學業上輸別人一籌。

 在場的幾個皇子見狀,頓時感覺不妙,最後還是太子李承乾站了出來。

 李承乾:父皇,難道你忘了,清朝十二個皇帝中只有雍正皇帝的評分超過9分,其他清朝皇帝的評分都很低,這說明清朝這套教育皇子的學習方法是錯誤的,父皇萬萬不可學習。

 李世民聞言一細想,好像的確是這樣。

 別看清朝皇子的學業安排得很滿,但最後也就雍正一個皇帝幹得好,這足以說明清朝皇子教育制度的失敗。

 一想到這個,他也就打消了給兒子們增加學業的想法。

 在場的一眾皇子見到父皇改變主意,一個個不禁大鬆一口氣。

 “在九子奪嫡過程中,雍正皇帝斂去心中鋒芒,暗中奪嫡。”

 “雍正對上真心孝順長輩,對下真心對待兄弟們,這些舉動讓因為諸皇子爭奪嫡位而心力交瘁的康熙皇帝倍感欣慰。”

 “因此,康熙曾這樣稱讚雍正皇帝,惟四阿哥性量過人,最像我的脾性,以此居心行事,可以成為偉人。”

 “同時雍正皇帝還在明面上將自己偽裝成一個一心向佛,清淨無慾的天下閒人形象。”

 “在矇蔽了眾人的雙眼後,雍正有條不紊的暗中培植著自己的力量。”

 “當時,川陝總督年羹堯、湖廣總督魏經國、京師步軍統領隆科多等朝廷內外重臣都是他的心腹。”

 “在任用這些心腹時,雍正皇帝不僅能夠知人善用。”

 “而且恩威並施,控制他們不犯錯誤,不被競爭對手抓住把柄。”

 “相比之下,其他皇子就不能做得這麼不留痕跡。”

 “他們雖然也能招攬人才親信,但並不具備優秀的馭下能力。”

 “在雍正的運籌帷幄和親信們的齊心協力下,雍正皇帝最終奪嫡成功。”

 康熙:原以為老四看著最老實,沒想到就老四心眼子最多。

 不曾想他看走了眼,居然沒有看出來老四的心機。

 為了奪嫡一事,幾個皇子鬥得異常激烈,讓他心力交瘁、頭疼不已。

 而老四不僅一心向佛,與世無爭,還真心對待長輩和兄弟,讓他大為好感。

 可卻萬萬沒想到,這一切都是老四裝出來的,騙過了所有人。

 老四如此深沉的心機,也難怪皇位最後被老四奪取成功。

 儘管他對老四的欺騙耿耿於懷,但讓他欣慰的是,老四奪取皇位後把大清帝國治理得井井有條。

 他也看過之前大清所有皇帝的評分,除了老四可以拿得出手,其他人的評分不忍直視。

 既然老四能有這麼高的評分,那就說明老四在執政期間幹得非常出色。

 “康熙六十一年,44歲的胤禛奉康熙遺詔,即皇帝位改元雍正。”

 “雍正是一位以改革著稱的皇帝,在即位後,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進一步鞏固了國家的根本。”

 “康熙晚年失去了年輕時銳意進取精神,一味地樹立自己寬仁的高大形象,加上九王奪嫡對康熙精力的牽扯,使他疲於應對政事。”

 “從而導致了國庫大量虧空,國內貪汙之風盛行,吏治極為腐敗,百姓生活困苦,社會矛盾急劇惡化,軍隊實力下降等大量問題。”

 “長此下去,嚴重影響大清王朝統治。”

 “當時還是皇子的雍正皇帝,看在眼裡,急在心中。”

 “雍正繼位後,面臨的是一個令人焦頭爛額的爛攤子。”

 “如果不馬上變革,大清朝廷將會極速衰退,雍正的統治地位也可能不保。”

 康熙:說來朕也慚愧,留下的爛攤子要老四來收拾,不過好在老四沒有辜負朕的期待,把這些爛攤子都一一化解了。

 也不是他不想處理政事,實在是脫不開身,沒有那個精力。

 為了皇位繼承人問題,九個兒子鬥得是相當激烈,他自然要優秀應對這事。

 畢竟和九子奪嫡相比,朝廷政務可以暫時放到一邊。

 國庫虧空,吏治腐敗,這個問題他一直都知道。

 他也想著手解決,可無奈歲數大了,遠沒有那個精力。

 他能做的,就只有選出最適合的繼承人,讓年輕力壯的繼承人來解決這一頑疾。

 如今看來,最後是老四勝出了,成功奪取了皇位。

 而且他要是所料不錯的話,老四之所以被後世人如此誇讚,肯定是成功解決了他遺留下來的爛攤子。

 現在來看,他彌留之際選擇老四當大清皇位的繼承人,這個決定非常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