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54章 張作霖的由盛轉衰

 第254章 張作霖的由盛轉衰 

 直奉大戰過後,張作霖雖然取得了勝利,正式走向巔峰。 

 但也並不意味著張作霖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為還需要調轉槍頭對付馮玉祥。 

 馮玉祥的實力雖說不如張作霖,但也不會坐以待斃。 

 為了對付張作霖,馮玉祥拉攏了很多盟友,想要一舉擊潰奉系大軍。 

 也是直到此時,張作霖好像明白了自己最後失敗的原因。 

 在主播說北洋時代過後就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他就已經意識到大事不妙。 

 直奉大戰過後,他張作霖的實力遠比其他軍閥勢力強得多。 

 可依舊沒能延續下去,反而讓南京國民政府鑽了空子,這就說明後面出了大的變故。 

 現在從主播口中得知馮玉祥勾結了奉系大將郭松齡和李景林,他才明白應該是這兩個叛徒斷送了自己的千秋大業。 

 郭松齡和李景林是他頗為信任的軍長,可卻在將來背叛了他,這讓他大為憤怒。 

 想到此處,他好像明白了郭松齡為什麼背叛他的原因。 

 “而張學良又把郭松齡當成了自己的老師,對其極其信任,讓郭松齡當了第三軍團的副軍長。” 

 很有可能是他一直打壓郭松齡,使得肚量小的郭松齡記恨上他了。 

 “1925年奉軍整編後,共有六個軍團,合計二十個師。” 

 “郭松齡是他留給張學良的肱股之臣,現在越是打壓郭松齡,將來張學良才越有操控空間,讓郭松齡對張學良感恩戴德。” 

 但沒有辦法,兒子信任郭松齡,並且一直力保。 

 “不過張作霖忘了一件事,那就是郭松齡這個人雖然有能力。” 

 無奈之下,他也就只能從了兒子的選擇,讓郭松齡擔任兒子的副手進行輔佐。 

 他們父子兩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才能讓郭松齡對兒子感恩戴德。 

 不過好在提前得知了這一信息,只要拿下這兩人,他有把握統一全國。 

 張作霖:郭松齡不僅辜負了我的信任,也辜負了我兒子的信任,實屬忘恩負義的小人。 

 “不過張學良平時不怎麼管事,所以第三軍團實際上就由郭松齡控制。” 

 可萬萬沒想到,郭松齡最終選擇了背叛。 

 “外加七個步兵旅、二個騎兵旅以及二個炮兵旅。” 

 “為了平衡勢力,張作霖只好讓楊宇霆去江蘇,姜登選去安徽,冷落了郭松齡。” 

 “但這收編的20萬跟奉軍的20萬精銳是不能比的,那都是不堪一擊的,哪邊風大就往哪邊倒的草頭軍。” 

 “可偏偏這時候殺出一個楊宇霆,死皮賴臉的非要主政江蘇。” 

 “而在這20萬奉軍精銳中,張學良統領的第三軍團就更是精銳中的精銳。” 

 “論裝備,第三軍團的各式輕重機槍多達千餘挺,這個比例不僅高於同期的民國軍閥,也高於日軍。” 

 “按道理來說,郭松齡在奉系中就等於是太子老師。” 

 當即他就下令讓人捉拿郭松齡,將其關入大牢等待審判。 

 不過不管如何,既然郭松齡選擇背叛,那就不能留了。 

 他原本是看不上郭松齡的,此人雖然有能力,但肚量太小,不是擔任將帥的絕佳人選。 

 “後來奉軍入關,席捲華北,又收編了大約20多萬其它派系的部隊。” 

 “雖說張作霖在絕境中反敗為勝,但郭松齡的反奉事件直接導致了奉系由盛轉衰。” 

 “論兵力,第三軍團約佔奉系精銳的30%。” 

 “這六個兵團總計兵力約為20萬,這20萬人是奉系的精銳,也就是奉系的根本。” 

 “但即便奉系給了郭松齡如此優厚的待遇,郭松齡在奉系中又有著如此舉足輕重的地位,可最後郭松齡還是選擇了反奉。” 

 “張作霖可以說是把奉軍的老本都交給了張學良,明顯是在培養張學良將來接班。” 

 “但自尊心很強,心眼還小,與姜登選、楊宇霆都有矛盾。” 

 “張作霖本來是想讓郭松齡當安徽軍務督辦,姜登選擔任江蘇軍務督辦。” 

 “在當時中國領土上,能與之比肩的只有日本關東軍。” 

 “1925年8月,張作霖任命李景林為直隸軍務督辦,姜登選為安徽軍務督辦,楊宇霆為江蘇軍務督辦。” 

 不過為了郭松齡將來能夠死心塌地的效忠兒子,他時不時就會進行打壓。 

 “打仗不行,軍紀不行,人品也不行,哪邊風大就往哪邊倒,根本靠不住。” 

 要不是看在郭松齡是兒子老師的份上,他根本就不會讓郭松齡擔此大任。 

 “這場反奉風波一度還把張作霖逼到了絕境,甚至張作霖還做出了下野的打算。” 

 “六個軍團的負責人分別是第一軍團姜登選、第二軍團李景林、第三軍團張學良、第四軍團張作相、第五軍團吳俊升和第六軍團許蘭洲。” 

 “將來張作霖駕鶴西去,郭松齡就會順理成章地成為奉系中的泰山北斗。” 

 “比如後來盜掘東陵的孫殿英的直魯聯軍第十四軍,根本就不能稱得上是軍隊。” 

 “張作霖如此安排,自然有他的理由。” 

 “尤其是與楊宇霆的矛盾,整個奉系可謂盡人皆知。” 

 “若是被別人頂替的位置,郭松齡或許不會計較。” 

 “但偏偏這個人是死對頭楊宇霆,郭松齡的心裡頓時就不平衡了。” 

 “兩人之所以有嫌隙,簡單來說就是靠山不同、分配不公、矛盾重重。” 

 郭松齡淡定的看著彈幕上罵他的話語,絲毫不懼,臉色無半點波瀾。 

 他之所以選擇背叛張作霖,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 

 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中國陸軍大學,經過專業的軍事學習,成為正經的軍事高材生。 

 而張作霖是土匪出身,為了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不惜和日本人打得火熱。 

 他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愛國青年,自然是看不上張作霖這樣的草莽英雄的。 

 而且在兩次直奉戰爭中,他憑藉著過人的指揮能力,取得了極大的功勞。 

 然而,功勞最高的他,卻獨獨不在封賞名單內。 

 而那些沒有做出大成績的人,又是提拔,又是賞賜的,這讓他心裡如何能平衡。 

 還有直奉戰爭勝利後,膨脹的張作霖決定乘勝追擊,繼續攻打南方的國民軍,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他對此是堅決反對的,認為當下的重點是開發東北,積蓄實力,抵禦外敵。 

 自從他和張作霖政見不合之後,那些本就嫉妒他的軍官趁機大進讒言,對他是處處排擠。 

 也正因為這一系列的原因,他才下定決心反奉的。 

 不過只是有些可惜計劃暴露了,必然會引得張作霖震怒。 

 為今之計,還是先逃跑再說,以後再做打算。 

 “北洋軍閥雖然號稱直、皖、奉三大派系,但奉系和直、皖兩繫有很大的區別。” 

 “直系和皖系基本上是北洋軍,或者清末新軍的底子,具有一定的近代軍隊特徵。” 

 “而奉系的前身基本上都是東北各地的保安隊,幾乎全是大字不識的粗人。” 

 “這些奉軍的老班底以張作相、張景惠、吳俊升等人為代表,被稱為舊派。” 

 “因為他們當年是跟張作霖一起打天下的老哥們,又是張作霖的拜把子兄弟。” 

 “因此在張作霖獨霸東三省後,他們也都跟著張作霖一起成為了奉系的領導人。” 

 “這些人的優點是非常團結,對張作霖極為忠誠。” 

 “東北在他們的控制下,基本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但同時老派人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就是普遍思維落後,不懂近代化戰爭。” 

 “讓他們帶幾百人打游擊還可以,指揮大兵團作戰就不行了。” 

 “張作霖指望這些人跟直系和皖係爭天下根本行不通,舊派指望不上。” 

 “張作霖也只能任用一批有軍校背景的科班生來幫他訓練新式奉軍,這批被張作霖啟用的新式軍官被稱為新派。” 

 “新派人的特點是會打仗、會建設、會練兵。” 

 “但他們在東北沒有基礎,必須依附於老派才能發揮自己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