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56章 北伐戰爭

 第256章 北伐戰爭 

 馮玉祥面臨著吳佩孚和張作霖的聯手絞殺,在這種千鈞一髮之際,北伐戰爭的爆發又讓馮玉祥逃過一劫。 

 很多人不由得感慨,這個馮玉祥的運氣也太好了吧! 

 一而再再而三的從絕境中逃離出來,引得眾人羨慕不已,感嘆馮玉祥的運氣爆棚。 

 但即將爆發的北伐戰爭讓北洋時期的萬千民眾臉色凝重,一副心事重重的擔憂模樣。 

 原本年年戰亂就已經夠讓他們受的,現在再過不久又將上演規模更大的北伐戰爭,這讓他們如何能不擔憂未來的處境。 

 況且光是聽主播的描述,就知道北伐戰爭的規模不小,足可以稱得上席捲全國。 

 儘管很多人擔憂北伐戰爭對他們帶來更大的災難,但依舊有不少人期盼著北伐戰爭的到來。 

 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北伐戰爭也就意味著北洋時代即將結束,很快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和平時期。 

 北洋時代過後就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這代表著軍閥混戰的北洋時代得以終結。 

 身處亂世,他們最期盼的就是和平穩定,不願意再遭受戰亂之苦。 

 “吳佩孚走後,湖南頓時亂成了一鍋粥。” 

 吳佩孚:好小子,我就知道你會圖謀不軌,果真被我說中了。 

 “當月,唐部完成改編。” 

 “捱了一痛揍,唐生智心想誰還沒個後臺,便與白崇禧取得了聯繫。” 

 卻不曾想唐生智鋌而走險,直接發動兵變,不僅驅逐了高官趙恆惕,就連葉開鑫也被一併罷免。 

 “1926年3月初,為報背刺之仇,吳佩孚帶著十萬大軍北上與張作霖一起夾擊馮玉祥去了。” 

 可他之所以沒有出手對付這些軍閥,主要是沒有那個精力。 

 “既然要先打吳佩孚,北伐軍就必須從湖南走。” 

 “5月,國民政府召開軍事會議,確定了先打吳佩孚、聯絡孫傳芳,不理張作霖的策略。” 

 他原本還以為自己有些籌碼的,哪裡知道吳佩孚派來的大軍那麼能打,直接把他打懵逼了。 

 “於是蔣介石便做了個順水人情,派出第四軍的葉挺獨立團和第七軍第八旅為北伐先遣隊,入湘援唐。” 

 不想他這前腳剛走,後腳就有人按耐不住了,公然發動兵變,簡直豈有此理。 

 “當時的湖南,軍閥林立,湘軍第四師師長唐生智兼任湘南善後督辦,第三師師長葉開鑫兼任湘西善後督辦。” 

 還是他原先的心腹悍然發動兵變,架空了蕭耀南的權力,才使得他重新掌握實權。 

 “但不想,就在趙恆惕裁軍期間,吳佩孚帶著大軍走了。” 

 “唐生智是保定軍校一期生,白崇禧是三期生,兩人很早就認識了。” 

 “雖然北伐軍7月9日才正式出動,然而北伐的先頭戰鬥卻早在5月份就打響了。” 

 “不久後,唐生智領兵進入長沙,就任代理長。” 

 “1926年6月4日,國民黨中央臨時全體會議決議出師北伐。” 

 也正是這個原因,他才沒有處理湖南林立的軍閥,這才讓唐生智抓住機會兵變自立。 

 重掌兵權後,他的當務之急就是找馮玉祥報仇雪恨,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精力顧及其他的。 

 “先遣隊雖然兵力不多,實際也就是兩個團4000餘人。” 

 那個時候,他就明白必須要找靠山了,要不然遲早被吳佩孚清算。 

 不過即便沒有時間處理,他還是在臨出發前做了安排。 

 唐生智:我這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北伐軍的勝算更大,我自然要加入了。 

 “為了改變這一尾大不掉的形勢,趙恆惕仗著吳佩孚支持,準備大舉裁軍。” 

 湖南的軍閥眾多,大都有自立之心,他是非常清楚的。 

 “7月9日,國民革命軍誓師出征,轟轟烈烈的國民大革命由此拉開序幕。” 

 那就是讓第三師師長葉開鑫盯著唐生智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什麼異動就要當機立斷處理掉唐生智。 

 “但這4000人戰鬥力爆棚,瞬間就把葉開鑫打的是叫苦不迭。” 

 “別眼睜睜地看我受欺負,趕緊的,過來幫學長報仇!” 

 他之前雖說是反馮玉祥聯軍的總司令,但手中並沒有兵權,沒有人聽從他的號令。 

 其實這個時候,他除了加入北伐軍,再沒有其他辦法了。 

 “唐生智上任後,第一時間下令解除葉開鑫職務,還取消了湘軍第三師番號。” 

 “面對吳佩孚派來的大軍,唐生智瞬間被打得找不著北,被迫放棄長沙,退守衡陽。” 

 “聽聞湖南有變,吳佩孚一面拉攏葉開鑫,任命其為討賊聯軍湘軍總司令,一面從湖北抽調兵力護送趙恆惕回長沙主持大局。” 

 “沒了吳佩孚撐腰,趙恆惕隨即被唐生智出兵驅逐,逃至湖北隨州。” 

 “6月2日,看到北伐軍武德充沛,必能改天換月。” 

 “見唐生智主動求援,白崇禧隨即幫忙帶話。” 

 “唐生智在衡陽宣誓加入北伐軍,就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 

 “這兩位各霸一方,形成國內之國,湖南趙恆惕無權過問。” 

 他一下子就想到了北伐軍,其實力不是吳佩孚大軍可以比的。 

 他在北伐軍並非沒有人脈,白崇禧就是他和北伐軍聯繫的橋樑。 

 白崇禧剛剛加入廣東國民政府,成為北伐軍舉足輕重的一員大將。 

 而他是白崇禧的學長,憑藉這一層關係,獲得北伐軍的幫助不是多麼困難的事。 

 事實也正是如此,蔣介石派來了四千人的北伐先遣隊。 

 說實話,一開始看到只有這麼點人的時候,他是有些不滿的,不認為這區區四千人就可以幫他解圍。 

 可結果卻讓他大吃一驚,這四千人的戰鬥力真是生猛,打得葉開鑫丟盔卸甲。 

 也正是因為見識到了這四千人的北伐先遣隊的厲害,他才決定加入北伐軍的,成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 

 畢竟僅僅一個北伐先遣隊就如此勇猛,可想而知整個北伐軍的實力有多麼強大,統一全國也不在話下。 

 “這時的北伐軍共八個軍,約10萬人。” 

 “其中第一軍下轄18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軍長何應欽。” 

 “第二軍下轄11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軍長譚巖凱。” 

 “第三軍下轄8個步兵團,一個炮兵營,軍長朱培德。” 

 “第四軍下轄13個步兵團,兩個炮兵營,軍長李濟堔。” 

 “第五軍下轄8個步兵團,一個炮兵營,軍長李福林。” 

 “第六軍下轄9個步兵團,兩個炮兵營,軍長程潛。” 

 “第七軍下轄18個步兵團,兩個炮兵營,軍長李宗仁。” 

 “第八軍下轄22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軍長唐生智。” 

 “從各軍編制可以看出,別看唐生智入夥晚,但他的實力並不弱。” 

 “所以北伐戰爭打響後,他不僅是第八軍軍長,還兼任中路前敵總指揮。” 

 “估計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緣故,榮升前敵總指揮的唐生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彷彿就像開掛了一樣,出盡風頭。” 

 “6月上旬,北伐先遣隊首先在衡陽西北金蘭寺地區,擊退葉開鑫一部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