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67章 超長待機司馬懿

 “起初,魏明帝曹叡喜愛大修宮室,建制非常奢靡豪華,百姓多為其苦。” 

 “到魏帝曹芳在位期間,經過司馬懿的上奏,全部罷除了大修宮室的勞役。” 

 “曹魏節用務農,國力大增,各國都來朝見。” 

 “公元241年,吳帝孫權分兵四路攻魏,全從率軍數萬出淮南。” 

 “諸葛克攻六安,朱然攻樊城,大將軍諸葛瑾攻扎中。” 

 “司馬懿自請出兵征討,朝臣認為,敵兵遠來攻堅,當待其自破,司馬懿卻以為不然。” 

 “6月,司馬懿統軍增援,他知南方暑熱低溫,大軍不宜持久在此,所以派輕騎挑戰。” 

 “朱然不敢應戰,於是便休養士卒,兼選精銳,招募勇士,發佈號令,擺出攻城的架勢。” 

 “吳軍驚懼,連夜撤退,在三週口被魏軍追上。” 

 “吳軍被殲萬餘人,船艦物資損失甚多,而進攻六安、扎中的吳軍亦無功而返。” 

 “7月,司馬懿再次獲賞,而司馬懿子弟十一人也都是列侯。” 

 “司馬懿功勳德旺,日漸盛大,然而卻更加謙恭。” 

 “公元242年,司馬懿上奏修廣曹渠,引河入汴,疏通東南各個大湖,於淮北大規模屯田。” 

 “吳國派諸葛克屯駐皖城,位於邊疆的人深以為苦,司馬懿要率兵攻之。” 

 “朝臣以為諸葛克佔據堅城,糧草很多。” 

 “如果孤軍遠攻,那他們的援軍肯定很快就能到達。” 

 “而司馬懿卻確認為吳軍所擅長的是水戰,不是陸戰。” 

 “湖水冬淺,船不能行,救兵肯定棄船從陸路相救,而陸戰破敵就很容易了。” 

 “次年9月,司馬懿率軍出征,軍隊到達舒城時。” 

 “諸葛克果然焚燒積具,棄城而走。” 

 劉徹:看得出來,司馬懿的軍事才能確實優秀,要是可以來輔佐朕就好了。 

 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就已經夠妖孽了,但司馬懿的智慧卻絲毫不輸於諸葛亮。 

 對於司馬懿這種頂級人才,他向來是求賢若渴的。 

 至於司馬懿的謀逆之心,他倒是沒有在意,並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 

 天下臣民多的是,有謀逆之心的人也多的是,並不差司馬懿這一個。 

 只要有他在,司馬懿就只能乖乖的為大漢賣命,不敢暴露一丁點的異心。 

 而且即便是他死在司馬懿前面,為了江山社稷著想,他也可以把司馬懿一併帶走。 

 “公元244年,大將軍曹爽想要建立功名,不聽司馬懿的勸阻,力主伐蜀。” 

 “結果被蜀將王平擊敗,曹爽無功而返。” 

 “公元245年,曹爽廢置中壘、中堅營,把兩營的兵馬都交他的弟弟曹羲統領。” 

 “司馬懿援引先帝舊例制止,但曹爽不聽。” 

 “公元246年,吳兵入侵扎中,有萬餘家百姓為了躲避吳兵北渡沔水。” 

 “司馬懿認為沔南離敵太近,倘若百姓再回去,還會引來吳兵。” 

 “因此應該讓他們暫時留在這裡,但曹爽卻不同意。” 

 “司馬懿說,如果吳賊以2萬人防守沔水,3萬人與我沔南諸軍對抗,1萬人猛攻扎中,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救援。” 

 “曹爽還是不聽,驅趕百姓回去。” 

 “吳兵果然擊破扎中,所失百姓數以萬計。” 

 “公元247年,曹爽用心腹何宴等人的計謀,把郭太后遷到永寧宮。” 

 “一時間,曹爽兄弟專擅朝政,兄弟並掌管禁軍,屢改制度。” 

 “同年5月,司馬懿偽裝生病,不問政事。” 

 “公元248年,曹爽、何宴與人勾結,謀劃社稷。” 

 “曹爽及其同黨也擔心司馬懿是裝病,而河南尹李勝要到荊州任職,臨行前去拜訪司馬懿。” 

 “司馬懿裝病對侍女說口渴,侍女拿來粥給司馬懿喝。” 

 “司馬懿手不能拿杯子,於是粥都流到了他的胸口上,並且對著李勝胡言亂語,並把自己的孩子託付給他。” 

 “李勝回去後告訴曹爽說,司馬懿已經臥床不起,快要死了,只有殘餘之氣,形神已經分離,不值得憂慮了,所以曹爽等人便對司馬懿不再戒備。” 

 李善長:我與司馬懿有不共戴天之仇。 

 他作為大明的開國功臣,位極人臣,聲名顯赫。 

 可現如今,他卻面臨生死危機,很有可能落得一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洪武陛下在這一年的年初害了一場大病,身體越發不好了。 

 可他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了,但身子骨紮實,非常健朗。 

 原本一大把歲數了,身體健康本是一件大好事。 

 但他卻聽聞,陛下像是要對他動手,不想讓他死在陛下後面。 

 陛下為什麼不願意放過年老體衰的他,他不用想也知道其中的原因,無非就是擔心他成為第二個司馬懿,篡奪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公元249年,魏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拜魏明帝,大將軍曹爽和他的兄弟都隨從同行。” 

 “司馬懿乘機發動高平陵政變,上奏郭太后,請廢曹爽兄弟。” 

 “當時司馬師為中護軍,率兵屯司馬門。” 

 “司馬懿召高柔管領曹爽軍營,召太僕王官統領曹羲軍營。” 

 “司馬懿親率太尉蔣濟等出迎天子,駐紮在洛水浮橋,派人上奏章給皇帝陳述曹爽之罪。” 

 “曹爽扣住奏章,把曹芳留在伊水之南,徵發屯兵數千人以自守。” 

 “謀士桓範勸曹爽挾持皇帝到許昌,然後發文書徵調天下兵馬勤王。” 

 “但曹爽不聽其計,反而派人去見司馬懿探聽動靜。” 

 “司馬懿細數曹爽的過失,並稱只是想把曹爽等人免官。” 

 “又派曹爽的親信引大目去勸說他,並以洛水為誓,只是免官。” 

 “桓範等人援引古今來勸說曹爽不要回去,曹爽卻說司馬懿只是想奪取我的權利,我得以侯還家,還是個富家翁。” 

 “於是準備回去,而桓範卻垂胸頓足的說自己要被滅族了,而後曹爽隨曹芳回京。” 

 “張當在司馬懿的拷問之下,供述了曹爽和何宴等人意圖謀反。” 

 “於是曹爽及其黨與何宴、丁密、鄧陽、碧鬼、李勝、桓範等人被誅,並滅三族。” 

 “至此,司馬懿徹底掌握了朝政。” 

 “同年,司馬懿因病不上朝,每遇大事,天子親自到他府中去徵尋意見。” 

 “而後太尉王陵與令狐於圖謀廢黜曹芳,立楚王曹彪為帝。” 

 曹爽的愚蠢行為,令各朝古人聞之連連搖頭嘆息。 

 司馬懿都已經造反發動政變了,曹爽卻還天真的以為只要投降認輸,就可以保住自己的富貴,成為無憂無慮的富家翁,這是何等的愚昧無知。 

 哪怕是三歲小孩,都不會如此蠢得令人髮指。 

 各朝古人不得不感慨萬千,司馬懿背信棄義固然令人唾棄,但曹爽的愚蠢更令他們氣憤。 

 明明有鎮壓叛亂的機會,卻把手中的籌碼拱手相讓,把自己的命運寄希望於敵人的信守承諾。 

 如此幼稚愚蠢,也難怪最後落得一個悲慘下場。 

 “公元251年,王陵藉口吳人塞土水,請求出兵征討。” 

 “司馬懿知其陰謀,不允其興兵,於4月親率中軍討伐王陵。” 

 “王陵自知勢窮,無可奈何之下,在武丘把自己捆綁起來等待司馬懿。” 

 “並說如果我有罪,你可用半片竹簡將我召回,何苦親自來呢?” 

 “司馬懿卻說,因為你並不是用竹簡就能召回的人,說罷將王陵押解回京。” 

 “王陵在回京途中服毒而死,而後將王陵餘黨一網打盡,全部誅滅三族。” 

 “並將楚王曹彪殺害,並趁機把曹魏王公全部拘捕,放置於鄴城,命有司監察,不准他們互相交結往來。” 

 “公元251年8月,司馬懿在洛陽去世,享年73歲。” 

 “天子速服弔唁,其孫司馬炎十餘年後接受魏元帝禪讓稱帝,建立西晉。” 

 “回顧司馬懿的一生,他平孟達、抵禦蜀漢,徵遼東、阻擊東吳,穩定了曹魏政權。” 

 “曹芳繼位後,司馬懿發動政變,誅殺了曹爽及其黨羽,掌握朝政。” 

 “又在平定王陵和楚王曹彪的叛亂後,監禁曹魏宗室諸王,徹底削弱了曹魏宗族力量,為其子孫建立西晉政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唐太宗李世民評價司馬懿大奸似忠,表面恭順,實則狡詐。” 

 “兩次接受君王託孤重任,但行事卻非為臣指導,心懷篡逆。” 

 “也被後趙皇帝石勒譏諷為亂臣賊子,因此遭到後世唾罵。” 

 李世民:司馬懿的用兵之道很神,這一點無可爭議,但他的品德卻是極其惡劣,簡直令人髮指。 

 司馬懿受到先帝之託輔佐幼主,被兩代皇帝視為託孤重臣。 

 曹家如此信任司馬懿,但司馬懿卻沒能像諸葛亮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反而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奪取政權,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的奸臣。 

 在此之前世家大族搞陰謀詭計還知道掩人耳目,怕遭人背後唾棄失信於人。 

 可司馬懿一家卻開了一個極其惡劣的先例,背信棄義也就算了,居然還光天化日之下弒君,讓中華民族的道德水準嚴重倒退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