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69章 第一毒士賈詡

 “賈詡素來有名氣,受到段威軍中將士的敬服。” 

 “段威害怕賈詡取代自己的位置,但表面上對賈詡還是禮遇有加,賈詡看出後更加感到不安。” 

 “當時張繡在南陽,賈詡暗中交接了張繡,張繡便派人去迎接賈詡。” 

 “賈詡準備走的時候,有人對賈詡說,段威待你不薄,你怎麼就離開他了呢?” 

 “賈詡對他說,段威生性多疑,雖然禮節周到,但是卻靠不住,時間長了定被他所害。” 

 “而我離開,他也一定很高興,又希望我在外面為他結交強大的外援,所以也一定會善待我的家人。” 

 “而張繡缺乏謀士,也很願意得到我,這樣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夠得到保全。” 

 “賈詡到達張繡處,張繡禮遇有加,而段威也果然善待賈詡的家人。” 

 蘇軾:賈詡的聰明才智不在諸葛亮、司馬懿之下,甚至猶有過之。 

 三國的謀士眾多,其中他最欣賞的,就是號稱第一毒士的賈詡。 

 賈詡此人計謀的確極高,不獻計則已,一獻計必然是一擊即中。 

 絕不會給敵人機會,就算不死也是重創。 

 甚至就連曹操在宛城之戰中,都差點被賈詡的計謀幹掉。 

 他最佩服的一點,就是賈詡有才,但不露鋒芒,韜光養晦低調才是王道。 

 三國謀士聰明且比賈詡強的人有不少,但卻一個個不是早逝便是累死。 

 而賈詡不想活的那麼累,你有難問我,我答,你不問我,我就不開口。 

 你贏不會少我好處,伱輸對我也沒損失,活著才是王道,賈詡太過精明也太惜命。 

 “公元198年,曹操南征張繡。” 

 “突然有一天領軍撤退,張繡親自率兵去追。” 

 “賈詡勸阻不能追,追則必敗。” 

 “張繡不聽,進軍與曹軍交戰,結果大敗而回。” 

 “而此時賈詡又對張繡說,快去追,現在追,再戰必勝。” 

 “張繡謝絕說,剛才沒有聽你的話,結果大敗,現在再追有什麼用?” 

 “賈詡只說現在軍情已經發生了變化,立刻追擊必然獲勝。” 

 “張繡還是相信了他,於是收集散兵追擊曹軍與之大戰,果然得勝而歸。” 

 “張繡回來之後,不解的問賈詡,這是怎麼回事?” 

 “賈詡解釋道,將軍雖然善於用兵,但不是曹操的對手。” 

 “曹軍剛開始撤退時,曹操必定親自斷後,所以知道將軍必敗。” 

 “曹操攻打將軍的時候,既沒有失策,力量也沒有用盡,那一定就是後方出了問題。” 

 “他既然已經打敗了一次將軍的追兵,必然輕裝速進,留下其他將領斷後。” 

 “其他將領雖然勇猛,但不是將軍的對手。” 

 “所以將軍雖然率領敗兵去追,也必能取勝。” 

 趙匡胤:賈詡頭腦一流,但人品毫無底線,把張繡坑的極慘。 

 賈詡輾轉投靠到了張繡的賬下,沒過多久,張繡就投降了曹操。 

 曹操素愛人妻,霸佔了張繡的嬸嬸鄒氏,因此和張繡結了仇。 

 甚至於曹操還要準備殺掉張繡,投降沒多久的張繡得知消息後,在賈詡的謀劃下叛亂偷襲宛城。 

 也因為宛城之戰,在賈詡的計謀下,曹操大敗,差一點就一命嗚呼了。 

 儘管曹操撿回一條命,但曹操手下的猛將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戰死。 

 曹操二次征討張繡,沒有攻下就要返回。 

 張繡想要追擊曹操,賈詡不讓。 

 張繡執意要去,結果大敗而歸。 

 等到張繡敗回,賈詡建議抓緊出兵去揍曹操,果然大獲全勝。 

 曹操的兩次大敗,全都因為賈詡,足可見賈詡的厲害之處。 

 從這一點上來說,賈詡的聰明才智是沒得說的,絕對是一流水平。 

 但他不喜歡賈詡的一點,就是此人自私自利,只為了自己著想,絲毫不顧及其他人的死活。 

 張繡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硬生生被賈詡坑慘了。 

 張繡第一次投降曹操,最後反叛把曹操打得丟盔卸甲。 

 在這種情況下,賈詡還蠱惑張繡再一次投降曹操。 

 要他說,賈詡最大的汙點並不是獻計李傕等將領反攻長安,造成天下生靈塗炭,最大的汙點反而是勸張秀投降曹操。 

 最後的結果賈詡在曹操手下如魚得水,可張繡卻在剛剛進入人生中年就莫名其妙的因病去世。 

 “官渡之戰前夕,袁紹派人招降張繡。” 

 “張繡準備同意,賈詡卻當著眾人的面回絕了袁紹的來使。” 

 “而後對張繡說,與其投靠袁紹,不如歸附曹操。” 

 “張繡認為,袁紹強曹操弱,且又與曹操有仇,為什麼還投靠他?” 

 “賈詡說,曹操尊奉天子,號令天下,這是其一。” 

 “曹操兵力較弱,更願意拉攏盟友,此為其二。” 

 “但凡有大志向的人,一定會放棄私人恩怨,向天下顯示他的恩德,所以一定會不計前嫌,此為其三。” 

 “張繡聽從了賈詡的建議,率眾歸順曹操。” 

 “曹操見到他們很高興,任賈詡為執金吾,升遷為冀州牧。” 

 “公元200年,袁紹在官渡包圍曹操。” 

 “曹軍軍糧用盡,問計於賈詡。” 

 “賈詡說,您在精明、勇敢、用人、決斷都勝過袁紹。” 

 “但是半年多了還沒有平定袁紹,是因為顧慮太多,想顧萬全。” 

 “必須要看準時機,果斷出擊,馬上就能將其平定。” 

 “於是曹操襲擊了袁紹三十多里外的營地,打敗了他,贏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王安石:張繡也是愚蠢,什麼都要聽賈詡的,怎麼可能落得了好。 

 賈詡才華橫溢不假,但他照樣看不上,主要是此人德行不好。 

 官渡之戰進入相持階段,袁紹開始積極拉攏張繡。 

 當時袁紹兵多將廣、糧草充裕、實力最強,張繡的本意是投向袁紹。 

 但賈詡橫加阻攔不同意,直接指出袁紹心胸狹隘,連其兄弟袁術都容不下,何況一個外姓人。 

 賈詡想要投靠曹操,但張繡顧慮重重,並不想投靠曹操。 

 畢竟張繡之前投降過一次,已經失去了信譽。 

 況且曹操與張繡還有殺子之仇,奪嫂之恨。 

 在這種情況下,張繡是不願意投降曹操的,但賈詡用三點理由打消了張繡的疑慮。 

 第一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了政治、道義的制高點。 

 跟著曹操幹,就相當於跟著皇帝幹,名正言順。 

 第二是袁紹現在實力十分強盛,帶這麼點人入夥,袁紹肯定瞧不上眼。 

 但曹操實力弱,主動去投靠,肯定會另眼高看。 

 第三是曹操志向遠大,不管是出於收買人心還是鞏固實力的需求,都會不計前嫌。 

 張繡最後也確實聽了賈詡的鬼話,再一次投降了曹操。 

 雖說曹操沒有追究張繡的殺子之仇,並且予以重用,留下一段佳話。 

 但最後張繡莫名其妙的因病去世,這一點卻是怎麼都和曹操脫不了干係的。 

 投降曹操之後,賈詡倒是混得風生水起的,可張繡卻被坑慘了。 

 “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荊州,準備順江東下。” 

 “賈詡勸諫說,您已經擊敗了袁紹,現在收復了漢水以南的地區,威名遠揚,軍事實力已經很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