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76章 法正不死,便無三國

 李隆基:儘管法正個人品行存在缺失,但憑藉他在劉備集團做出的貢獻及劉備的恩寵,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在法正為劉備效力的過程中,他為劉備集團做了很多大事。

 充當劉備在益州的內應,成功誘使劉璋引狼入室,邀請劉備入成都。

 在益州爭奪戰期間準確判斷出劉璋不會採納鄭度堅壁清野,給陷入焦慮的劉備送了一顆定心丸。

 說服劉備任用許靖,為更多人才進入蜀漢政權創造了有利條件。

 提出迎娶吳氏的理論依據,為劉備爭取到更多益州豪族的支持,進一步穩定了益州局勢。

 拿下益州後,法正又建議劉備向漢中地區用兵,鞏固和拓展了劉備集團的疆域。

 定軍山一役中抓住戰機,建議劉備立即向夏侯淵發動奇襲。

 取得定軍山大捷,為劉備在漢中之戰中獲得最後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對於劉備集團而言,法正起到了別人無法替代的作用。

 “建安二十年十一月,曹操攻佔漢中。”

 “次年二月,曹操率大軍返回北方,留下部將夏侯淵鎮守漢中。”

 “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勸諫劉備趁機攻佔漢中。”

 “法正認為曹操一舉平定漢中,而不乘勝進兵益州,留下夏侯淵鎮守。”

 “不是因為其智謀和力量不夠,而是北方出現動亂才會匆忙回軍。”

 “以夏侯淵的才略,不能勝任統帥之職。”

 “如果現在出動大軍征討,必然能夠奪取漢中。”

 “平定漢中,再蠶食雍、涼二州,開拓疆土,積聚糧草等待時機,就能圖謀天下,興復漢室。”

 “劉備對法正的謀劃深以為然,隨即率領諸將進兵漢中,法正作為謀臣隨行。”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率軍從陽平關南渡漢水,沿著山勢先前推進。”

 “大軍抵達定軍山,依山安營紮寨。”

 “夏侯淵率兵起來爭奪地盤,法正表示可以全軍出擊。”

 “劉備於是命令黃忠居高臨下擂鼓吶喊著發起猛攻,大敗敵軍,斬殺夏侯淵。”

 “曹操聽說漢中有失,親率大軍前來救援。”

 “聽說了法正的計策後,感嘆劉備不足以想出這樣的謀劃,原來是法正教他的。”

 蘇軾:法正擅長謀劃迷惑的方法,但缺少高貴優秀的品德風尚,並非值得稱道的良臣。

 儘管他不認同法正的道德,但不得不承認法正的才華。

 當初諸葛亮為劉備謀劃三分天下的大計,但是卻沒能真正實施。

 是龐統首先幫劉備進入益州,而法正和張松兩人幫助成就謀劃。

 法正分析局勢很明白,謀劃事情很清晰,同時期的謀臣很少有超過法正的。

 法正雖然在道義上有瑕疵,但是智謀不輸諸葛亮。

 劉備創建基業,承繼大統,實在是依靠法正的不少出力。

 如果上天能讓法正活得更久,與諸葛亮一起輔政,輔助劉備統一天下未嘗不可能。

 只是可惜,法正英年早逝,連上天都不保佑漢室。

 “同年五月,曹操從漢中退軍,劉備攻佔漢中。”

 “同年七月,劉備晉位漢中王,任命法正為尚書令,兼任護軍將軍。”

 “第二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

 “法正死後,劉備傷心流淚了好幾天,追諡法正為翼侯。”

 “又賜封其子法邈為關內侯,法邈後來官至奉車都尉、漢陽郡太守。”

 “法正年長諸葛亮四歲,兩人同為劉備股肱之臣。”

 “雖然性格和興趣彼此不同,但雙方始終能以公事大義為重。”

 “諸葛亮總理後方政務,保證糧草的供應。”

 “法正則隨軍出征,出謀劃策。”

 “互相之間能夠緊密合作,取長補短。”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

 “之後劉備東征孫權為關羽報仇,群臣大多進諫,都不能打消劉備的念頭。”

 “次年六月,劉備在夷陵遭到孫吳大將陸遜火燒連營。”

 “大軍慘敗,只得退守白帝城。”

 “諸葛亮常常為此嘆息,如果法正還在,必定能勸阻劉備東征。”

 “即使東征,也不至於兵敗將亡,陷入危局。”

 朱元璋:諸葛亮的話反映了歷史上法正在劉備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可見法正的才幹是不輸諸葛亮的。

 為了替關羽報仇,奪回荊州。

 劉備不聽諸葛亮及群臣的勸諫,一意孤行,起兵東征東吳。

 夷陵之戰慘敗後,蜀漢元氣大傷,完全轉入守勢,再無能力統一全國了。

 諸葛亮六出祁山並不是要統一全國,只不過是在以攻代守罷了。

 在諸葛亮心力交瘁之際,也不得不嘆息法正不在的遺憾。

 因為諸葛亮清楚,要是法正還在,必然能夠勸阻劉備東征。

 之所以如此說,是有事實依據的。

 劉備和曹操爭奪漢中,兩軍交戰,形勢不利,本來應該立即撤退。

 但劉備卻大怒,不願退兵,當時無人敢勸諫。

 戰場上箭如雨下,法正於是走上前去,擋在劉備的前面。

 當時劉備讓法正趕緊避箭,但法正以劉備身先士卒為由,不願意避開。

 劉備無奈之下,這才與法正一起離開,並下令大軍撤退。

 還有蜀郡太守許靖原本不為劉備所喜愛,但在法正的勸說之下。

 劉備才厚待許靖,封許靖為太傅。

 許靖是那種有影響力的大才,重用許靖有利於劉備在蜀中的統治。

 由此可見,劉備對法正的意見是相當尊重的。

 在他看來,法正堪比曹操麾下最優秀的謀士程昱、郭嘉。

 法正的英年早逝,給蜀漢帶來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法正若在,孟達就不用擔心劉備會加害自己而反叛。

 上庸這麼一個重要的戰略基地就不會落到曹魏手裡,也就不存在劉備甚怒之下斬掉虎將劉封。

 法正若在,也許真能阻止劉備的東征。

 即使東征,以法正的才華,是不會讓劉備犯下在夷陵之戰那樣的低級錯誤。

 法正若在,三國鼎立的局面最終或許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