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77章 千古第一相管仲

 “但是桓公不聽,依舊修治軍備。”

 “一次,宋夫人惹怒了齊桓公,齊桓公憤怒想要討伐宋國。”

 “管仲覺得不可以,認為內政不修,對外用兵不會成功。”

 “齊桓公不聽,果然起兵伐宋。”

 “各諸侯興兵救宋,把齊軍打得大敗。”

 “齊桓公三年,管仲建議出兵問罪不遵禮法的譚國。”

 “譚國本來很小,力量十分微弱,結果很快就被齊國消滅。”

 “齊國沒費力氣消滅了譚國,擴大了國土。”

 “齊桓公五年,在管仲的建議下,齊國與宋、陳、蔡、鄭等國在齊的聊城會盟,商討安定宋國之計。”

 “遂國也被邀請,但沒有參加。”

 “管仲為了提高齊國的威望,就出兵把遂國消滅。”

 “魯國本來比較強大,但因接連被齊國打敗,又看到諸侯國都服從齊國。”

 “不服從齊國的遂、譚兩國又被消滅,所以魯國也屈服了齊國。”

 “不久,齊國與魯國和好,在山東東阿會盟。”

 “就在這次會盟中,發生了著名的曹沫劫盟事件。”

 “曹沫迫使齊國歸還之前魯國所有失地,齊桓公事後想反悔,但是管仲用大國不該失信讓齊桓公歸還了失地。”

 “齊桓公六年,魯、宋、陳、蔡、衛都先後屈服齊國。”

 “譚、遂兩國早已消滅,只有鄭國還在內亂。”

 “管仲因此建議齊桓公出面調解鄭國內亂,以此來提高齊國的地位,加速實現做霸主的目的。”

 “鄭國厲公回國殺了大夫,登位稱君,為鞏固君位,就要聯合齊國。”

 “管仲抓住這一時機,建議齊桓公聯合宋、衛、鄭三國,又邀請周王室參加,于山東鄄城會盟。”

 “齊桓公七年,管仲又讓齊桓公以自己名義召集宋、陳、衛、鄭又在鄄城會盟。”

 “至此,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公認的霸主。”

 劉徹:要是沒有管仲推行的一系列改革,齊桓公也不可能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

 在政治方面,管仲主要的成就就是行政區域和人才選拔。

 管仲任相後,重組原有行政區域制度,將齊國劃分成二十多個鄉行政區域。

 軍士、農民、工匠、商賈四民分開定居,不得隨意遷徙。

 地方各級官吏由國君直接任免,統一執行國君政令,強化了中央集權。

 管仲重視人才選拔,上任後逐步打破舊官制,把有真才實學的人一級一級選拔上來。

 同時規定地方鄉長可以舉薦有才華的人,不限制於本身是否是農民、商人和工匠。

 如此一來,就擴充了人才來源,穩固齊國統治階級的基礎。

 在經濟方面,管仲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齊國民富國強。

 管仲因地制宜,根據土地的好壞不同,來徵收多少不等的賦稅。

 使賦稅負擔趨於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進一步提升了齊國經濟實力。

 這種徵稅改革主要針對地主橫徵暴斂,使農民生活和生產發展得到保證,對他們大漢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管仲還實行平衡糧價的政策,一定程度保障了農民自由買賣糧食的權利,並保障了私田的生產利潤。

 管仲為了增加國家的經濟收入,提出了著名的鹽鐵專營,也就是國家壟斷對鹽和鐵的經營。

 大力發展鹽業和冶鐵業,促進經濟發展,一定程度上增加齊國財政收入。

 同時,禁止人們為了眼前利益而濫伐濫捕,以保護樹木和魚類的正常生長。

 管仲還頒佈貨幣統一政策,由齊國朝廷統一鑄造貨幣。

 通過聚散貨物,調節商品價格,調控市場經濟。

 同時,由朝廷統一鑄幣,強化齊桓公對國家經濟的干預,對齊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在軍事方面,管仲將行政區域與軍事管理統一起來。

 平時是行政區域,戰時便是軍隊,可以降低軍費開支。

 另一方面,軍士們世代生活在一起,已形成一個利益群體,彼此關係密不可分。

 藏兵於民,軍政合一,從而形成了一支具有強大戰鬥力的軍隊。

 在外交方面,管仲主張緩和與諸侯國之間的關係,劃清疆界,歸還先前侵佔他國的土地。

 同時,管仲對待山戎和狄人入侵,與各諸侯國合盟,共同抵抗入侵,彰顯大國責任。

 使一度衰敗的齊國再次崛起,成為擁有強大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的諸侯大國。

 正因為管仲全方面的改革,使得齊桓公以強大的軍事實力、經濟實力為後盾,召集各諸侯國前來會盟,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

 “齊桓公二十四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

 “齊桓公認為南面楚國禍害更大,不願出兵。”

 “但管仲認為,當時為患一方的,南有楚國,北有山戎,西有狄,都是中原諸國的禍患。”

 “國君要想征伐楚國,必須先進攻山戎。”

 “北方安定之後,才能專心去征伐南方。”

 “如今燕國被犯,又求救於我國,舉兵率先伐夷,必能得到各國的擁戴。”

 “齊桓公深以為然,於是舉兵救燕。”

 “管仲隨軍討伐山戎救援燕國,一直打到孤竹才班師回朝。”

 “齊桓公二十六年,當時西北方的狄人也起兵進攻中原,先攻邢國。”

 “作為霸主的齊桓公,當然不能置之不理。”

 “管仲也很關心這個問題,於是向齊桓公提議。”

 “戎狄性情十分殘暴,貪得無厭。”

 “諸夏各國都是親戚,彼此關心,一國有難,大家都應相助,不能袖手不理。”

 “滿足現狀的安樂是很危險的,出兵救邢國才是上策。”

 “齊桓公很欣賞管仲的想法,就派兵救邢國,邢國很快得救。”

 “不久狄人又出兵攻衛國,衛懿公被殺,衛國滅亡。”

 “狄人又追趕衛國百姓到黃河沿岸,宋國出兵救出衛國百姓七百三十人。”

 “就在曹邑立衛戴公為國君,剛剛恢復的衛國,處境十分困難。”

 “齊桓公和管仲派了公子無虧帶著五百乘車馬和三千名甲士來武裝衛國,駐守曹邑。”

 “又給衛君帶來乘馬祭服,還給衛君夫人帶來乘車和錦帛。”

 “此外還有牛羊豬狗雞等三百餘隻,又幫助修建宮殿。”

 “邢國還未恢復,狄人又來第二次洗劫。”

 “齊桓公二十七年,狄人攻邢國,形勢十分嚴重。”

 “在邢國的求救下,齊桓公和管仲立即聯合宋、曹救邢。”

 “當齊、宋、曹軍隊到達時,邢國百姓如見親人,紛紛投奔,狄人被打退。”

 “雖說勝利了,但邢國又被狄人洗劫一空。”

 “於是齊桓公和管仲同宋、曹兩國,幫助邢國把都城遷到靠近齊國的夷儀。”

 “邢、衛兩國都遭狄人洗劫,在齊桓公、管仲的主持下,得以復國。”

 “當時人們都讚賞邢國人遷進新都城,好像回到了老家。”

 “恢復後的衛國,人們心情高興,也忘記了亡國的悲痛。”

 李世民:管仲主張君王用心愛民的執政理念,朕深以為然。

 管仲輔助齊桓公成為諸侯霸主,聯合中原各諸侯國尊王攘夷。

 北伐山戎,西征夷狄,南拒楚國,使得中原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生活富足。

 要是沒有管仲,只怕他們大唐現在會是蠻人的形象,穿著蠻人的服飾,成為蠻人統治下的老百姓了。

 管仲的治國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他也從中借鑑許多。

 管仲主張國家法治,全國百姓上下貴賤都要守法,賞罰功過都要依法辦事。

 他也深以為然,他認為大唐治理得好與壞,根本在於依法治國。

 管仲非常重視發展經濟,認為國家的安定與不安定,人民守法與不守法,與經濟發展關係十分密切。

 管仲思想中還有不少值得他借鑑的可貴之處,就比如管仲主張尊重民意。

 管仲曾經說過,政之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