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78章 商道祖師爺范蠡

 “但他們都能泰然自若的處置,最終結果都是得到天下。”

 “同時范蠡在一切場合下,均與勾踐保持君臣禮節,維護勾踐的尊嚴。”

 “在吳國的三年裡,范蠡成為勾踐最信任的謀士。”

 “在吳國為奴三年後,勾踐和范蠡離開吳國,返回越國。”

 “他們剛踏上國土,范蠡就開始為越王謀劃復興越國的計劃。”

 “內政方面,遵從自然規律,不誤農時,開闢田野。”

 “發展生產,充實府庫,讓利於民,增強國力。”

 “同時繁殖人口,擴大兵源,開展教育,提高國民素質。”

 “外交方面,繼續保持卑微弱小的形象,順從吳國的勢力。”

 “同時交好齊國,親近楚國,依附晉國。”

 “靜觀其變,等待時機。”

 “公元前486年,勾踐認為國力已經足夠充沛,準備起兵伐吳。”

 “范蠡認為時機不到,告誡勾踐強行征戰不會有好結果,建議繼續等待時機。”

 “公元前484年,吳國發動對齊國的戰爭。”

 “勾踐率領臣子去朝見吳王,併為吳王及其手下的臣子們都準備了禮物。”

 “進一步表現自己的順從,麻痺吳國人,而吳國人對這一切感到非常開心。”

 劉徹:越國之所以能在短短時間就富國強兵,多虧了范蠡的經濟思想。

 范蠡號稱商聖,在搞經濟方面有著極強的天賦,幫助越國富國強兵。

 范蠡主張以農為本,農商共舉,同時發展農、林、牧、副、漁、工、商各業的經濟思想。

 范蠡動員越國百姓進行開闢荒地,使越國糧食產量不斷增加,為越國復興奠定經濟基礎。

 全面發展生產,使越國經濟形成良性循環。

 范蠡認為錢財只有在不斷流動中才能增長,靜止會導致資本死亡。

 在國家層面,要放行商業經濟。

 在個人經營方面,要營運錢財,使錢財增多。

 范蠡還認為國家經濟是一個整體,從農產品豐歉收的循環中,推斷出其他貨物的行情。

 因為農產品的價格波動會影響整個市場,而農民作為市場的主要交易者,收成好壞影響購買力的強弱。

 所以范蠡主張在根據商貿發展情況,儲存別人當前不需要,但是下一步迫切需要又不為人所重視的東西。

 例如災害過後,要有預備作舟船的生意。

 水災過後,車將成為特別需要而又缺乏的商品。

 夏天要預備冬天販賣的皮毛商品,冬天要預備夏天販賣的葛麻商品等。

 范蠡認為所經營的物品必須質量完好,貨幣資本不能停滯,而應讓其不斷流動。

 採購物品對於易於腐蝕、腐爛的東西不要長期存儲,不能一味貪圖高價。

 最好是通過商品的數量多少,來預測其價格的上漲或是降低。

 某一商品價格太貴了,會有人大量生產或運回來而造成積壓而跌價。

 商品價格要是太賤了,又會因為無人生產和運輸,而造成價格回漲。

 當商品價格昂貴時,應將自己的存貨像糞土似地拋售,不能留著等待更高的價格。

 當市場商品價格低賤時,需要像金玉等寶貴物品一樣立刻收購。

 總之要使貨物與貨幣像流水一樣經常地流轉和運行,才能達到獲取較高利潤的目的。

 范蠡的種種經濟理論,對他的大漢也同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為了攻打匈奴有足夠的錢財,讓桑弘揚推行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

 桑弘揚的經濟改革之所以如此成功,為他提供了充足的軍費,就是因為桑弘揚借鑑了范蠡的經濟思想。

 “范蠡的這一系列戰略方針發揮了作用,吳王認為越國已經不足以擔心,於是開始享樂、縱慾、擴張、試圖稱霸天下。”

 “吳國經過連年征戰之後,於公元前484年,在艾陵擊敗齊國軍隊。”

 “公元前482年,吳國與晉國在黃池舉行會盟。”

 “吳王將精兵強將都帶在身邊,而只留下老弱兵力和太子守城。”

 “此時范蠡認為等待的時機到了,於是建議勾踐起兵伐吳。”

 “越國調動五萬精銳軍隊,擊敗吳國軍隊,並且殺掉了吳國太子。”

 “同年年底,吳國和越國講和。”

 “公元前479年,楚國也開始進攻吳國,和越國形成對吳國的夾擊之勢。”

 “於是范蠡認為戰略進攻的時機已經到來,向勾踐建議。”

 “抓住機會就像救火一樣,必須非常迅速,否則轉瞬即逝。”

 “於是越國再次舉兵進攻吳國,軍隊一直進攻到五湖。”

 “公元前478年,吳國在吳淞江迎戰,雙方在吳淞江兩側列陣。”

 “在後面的戰鬥中,越國軍隊擊敗吳國。”

 “公元前475年,越國軍隊將吳國軍隊以及吳王圍困在姑蘇山。”

 “此時范蠡認為吳國軍隊仍然具有強勁的力量,於是勸解勾踐繼續等待合適的決戰機會,採取圍而不打的戰略。”

 “圍困三年之後,在公元前473年,吳國軍隊崩潰。”

 “此時吳王試圖套用越王當年的辦法,向越王求和,表示歸順。”

 “范蠡發現勾踐動了惻隱之心,於多次勸諫他必須當機立斷,不能留下後患。”

 “在多次陳述利害均不起作用後,范蠡越過勾踐。”

 “直接帶領軍隊擊潰吳王的姑蘇宮,逼得吳王自殺,徹底消滅吳國。”

 李世民:越國之所以如此順利的消滅吳國,范蠡的美人計功不可沒。

 越王勾踐和范蠡在吳國為奴三年返回越國後,范蠡就一直想著如何對付吳國。

 范蠡聽說吳王夫差好色,除了用兵之外,也可以施展美人計。

 於是,勾踐採納范蠡建議,便讓文種到全國各地挑選美女。

 文種對越王忠心耿耿,毫不怠慢。

 文種與隨同跑了許多地方,但沒有選到一位美女。

 後來在返回途中的一個山腳路邊,忽然發現兩個砍柴女子長得非常標緻,貌若天仙,楚楚動人。

 其中一位就是沉魚落雁的楚國人西施,因為父親被吳王殺害,自己流落到越國。

 文種說明來意,西施想到消滅吳王可為父報仇,當即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