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91章 科聖張衡

 第291章科聖張衡

 蘇晨對魯班的推崇備至,各朝古人可以非常明顯的感受到。

 這一點讓各朝各代無數老百姓為之動容,他們也沒想到那些工匠的重要性那麼大。

 要知道,就士農工商的階級劃分而言,工匠的社會地位很低。

 可現在聽主播話裡話外的意思,後世對魯班那樣的工匠大師非常敬重。

 有很多人不明白主播為什麼重視魯班,但各朝也有一些聰明之人大致也能猜到原因。

 就後世所展示出來的情況來看,工匠所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像魯班這種的工匠大師就更為重要了。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主播在介紹魯班的過程中異常敬重。

 主播的這種重視程度可不是每個人都有的,之前主播介紹一些王侯將相可沒有如此。

 見主播如此看重魯班,各朝很多技藝高超的手工藝人頗為興奮。

 他們儘管手藝活好,可卻得不到老百姓的尊重。

 “座右銘就一句,打遍天下無敵手。”

 既然說到工匠祖師爺魯班,蘇晨順便給各朝古人介紹幾個同級別的大佬。

 為了帝國的發展,必須要開始重視這些工匠大師了。

 “漢和帝永元年間,張衡被選上去當朝廷官員。”

 “不過張衡非常清高,朝廷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他根本不屑一顧。”

 “多好的鐵飯碗差事,有人想去去不成。”

 他們以前對工匠並不在意,哪怕是手藝高超的工匠,也從沒有正眼瞧過。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公元93年,只有15歲的張衡出門遊學去了,一個小孩就這樣揹著比他還重的行囊就遠行了。”

 “不僅如此,張衡學習還很用功。”

 “所以張衡小時候經濟條件不錯,打出生起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張衡在洛陽待了五六年,經常去太學拜師求學,這些經歷都為他積累了深厚的學識基礎。”

 “張衡是大名鼎鼎的發明家,是樣樣精通的全能選手。”

 “其實除了魯班,在中華五千年曆史長河中,還有幾位深受我們後世人崇拜的古代科學家。”

 “人家都說術業有專攻,可張衡偏偏是個全能選手。”

 墨子創立墨家學派,提出兼愛、非攻等思想。

 此時此刻,他們已經暗下決心。

 而且張衡還創造了抒情小賦這種新的文學形式,與司馬相如,楊雄,班固齊名,被人稱為漢賦四大家。

 縱觀《墨子》一書語言質樸,更重要的是它開創了論說類文章的說理方法,對於先秦諸子的文章有重大的影響。

 “張衡可倒好,直接玩消失,朝廷幾次徵召他都不去。”

 嬴政:要想我大秦能夠快速發展起來,還需要像魯班這樣的工匠大師。

 大明宋應星:在張衡之後也再沒有出現過如此全才了,張衡可以稱的上是後無來者了,是當之無愧可以被封聖的人物。

 但現在見主播如此重視工匠大師,他們也瞬間明白工匠大師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把張衡和墨子放在一起比較,就會發現他們兩人真是太相似了。

 況且張衡除了科學領域的成就令人矚目,在文學領域的成就同樣偉大,張衡的代表作《二京賦》是規模最為宏大的賦。

 蘇晨見大家在彈幕上討論工匠的地位問題,心中倍感欣慰。

 這些大佬在古代的地位不高,但在後世卻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也就是說作為兩漢文學代表的賦,張衡是唯四的存在。

 在科技發明方面,據記載墨子也曾造過能飛的木鳶,發明過不少的守城機械,而且在光學、力學、幾何學、數學等方面有不小的造詣。

 他自然是知道工匠在古代社會的地位並不高,他希望通過對魯班的重視,讓各朝古人意識到工匠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說起來張衡還是名門,張姓世代是當地的大姓。”

 他哪怕在科學領域有所成就,也遠遠不及科聖張衡的成就。

 “張衡是科學家中的文學家,是文學家中的數學家。”

 可現在魯班以工匠祖師爺的身份獲得主播的敬重,他們也倍有面子,深感驕傲。

 這不僅是嬴政的想法,也是其他朝代英明君主的真實想法。

 他個人認為能與之比肩的,恐怕也只有春秋時期的墨子了。

 縱觀張衡的一生成就頗豐,不僅科學玩得溜,文章也寫的棒,簡直就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奇才。

 “張衡出生於公元78年,是南陽郡西鄂縣人。”

 蘇晨希望通過他的重視,也讓各朝古人能夠清楚地認識到科學家的重要性。

 “公元95年,張衡遊學到了洛陽。”

 可見張衡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可以說絲毫不亞於在科技方面的成就。

 除此之外,張衡在天文方面也有獨到成就。

 在四十歲時製成渾天儀,以觀察天體運行。

 其後十五年,又製成候風地動儀,以測候地震。

 他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張衡是歷史上那種非常罕見的集人文與科技為一體的綜合大家。

 “公元89年到105年這段時間,因為天下太平沒有打仗,所以整個朝廷從上到下都過得非常奢侈。”

 “張衡就看不慣了,他把班固寫的《兩都賦》翻出來擺在書桌上,開始模仿起來。”

 “張衡苦思冥想了十年,終於完成了《二京賦》。”

 “《二京賦》描寫了東漢時期長安和洛陽有多繁華多奢侈,把那些官僚貴族的生活拿出來諷刺了一番。”

 “張衡十年構思的這《二京賦》,被後人看作是賦中的精品,比班固的賦更宏大,更細緻,更有特色。”

 “公元100年,張衡22歲。”

 “南陽太守鮑德請張衡去做他的主簿,掌管文書工作,張衡一干就是八年。”

 “公元108年,鮑德被調到京城上班去了,30歲的張衡就乾脆辭職回老家了。”

 “張衡在年輕的時候算是一個憤青,比較出淤泥而不染。”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張衡也得向現實低頭,找點生計賺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