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299章 印刷術畢昇

 “宋真宗一時龍顏大怒,下旨嚴辦八大印坊坊主。”

 “畢昇仗義主動投案,竟被打入大牢。”

 王安石:畢昇能夠發明出活字印刷術,受到了兒子玩過家家的啟發。

 畢昇在發明活字印刷術之後,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發明介紹給師弟們。

 畢昇先將細膩的膠泥製成小型方塊,一個個刻上凸面反字。

 用火燒硬,按照韻母分別放在木格子裡。

 然後在一塊鐵板上鋪上粘合劑,按照字句段落將一個個字印依次排放。

 再在四周圍上鐵框,用火加熱。

 待粘合劑稍微冷卻時,用平板把版面壓平,完全冷卻後就可以印了。

 印完後,把印版用火一烘,粘合劑熔化,拆下一個個活字,留著下次排版再用。

 師弟們禁不住嘖嘖讚歎,連忙詢問是怎麼想出這麼巧妙的辦法。

 大藏經一共五千多卷,一共刻了十三萬塊板子,花費了十二年。

 要是用畢昇的活字印刷術,幾個月就可以完成。

 正因為效率如此之高,才讓畢昇的師弟們心頭震動。

 而之後畢昇也做出瞭解釋,原來畢昇有一次清明帶著妻兒回鄉祭祖。

 兩個兒子玩過家家,用泥做成了鍋、碗、桌、椅、豬、人,隨心所欲地排來排去。

 畢昇眼前忽然一亮,當時就想自己也可以玩過家家。

 用泥刻成單字印章,就可以隨意排列,進而排成文章。

 誰家的孩子都玩過家家,但偏偏只有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

 這是因為畢昇最有心,時刻在琢磨提高效率的新方法了。

 他可以毫不誇張的認為,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在科學技術的歷史長廊中樹立了不朽的豐碑,值得世人的敬仰。

 “公元1023年,宋仁宗繼位,大赦天下。”

 “畢昇獲大赦出獄還鄉,這年畢昇已四十二歲。”

 “獲釋後的畢昇,仍不忘他的活字印刷。”

 “他不斷總結木活字經驗,吸取木活字因木質不同而變形的教訓,反覆試驗。”

 “在兒子用黃泥玩過家家的啟發下,他終於發明膠泥活字印刷術。”

 “公元1046年,畢昇再赴杭州,開設印坊,廣收門徒,推行膠泥活字印刷術。”

 “可一開始,活字印刷的推廣並不順利。”

 “當時雕版印刷,非常精美。”

 “膠泥活字印刷,質量粗糙,而且排版需要工人能大量識字。”

 “活字印刷唯一的優點,是大批量印刷速度快。”

 “可這一優點,被它的缺點所淹沒了,更主要的是當時士大夫們對活字印刷的排斥。”

 “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讓知識得以廉價傳播,打破了當時士大夫對文化的壟斷。”

 “甚至北宋一些開明文人,對畢昇的活字印刷也極力排斥。”

 “公元1051年,畢昇單身赴靈隱寺為其妻還願,途中被宿敵派殺手暗算,並翻渡船遇難於錢塘江中。”

 “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在宋、元等朝代雖未推廣開。”

 “可這項發明先是被高麗的留學生傳入朝鮮,後被來宋朝的阿拉伯商人輾轉傳入歐洲,對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甚至推動了歐洲的啟蒙運動和文藝復興運動,引發了歐洲的社會變革。”

 徐光啟:畢昇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中華文化經濟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世界印刷史上,畢昇是一個極具影響力的人物。

 畢昇的貢獻不僅改變了書籍印刷的歷史,而且深遠地影響了整個東亞文明的發展。

 畢昇不畏艱難險阻,勇於創新,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不僅讓印刷更為方便。

 更將知識普及的大門打開,為後世的文化傳承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活字印刷術的原理相當簡單,在膠泥片上逐字刻劃。

 然後用火燒硬,形成一枚枚獨立的活字。

 這些活字可以多次使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使得書籍的製作速度前所未有地加快。

 這項技術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文化和學術的傳播,還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隨著活字印刷術的不斷發展,活字材質也逐步改進。

 膠泥被逐漸取代,木質、銅質、鉛質的活字相繼出現。

 這些改進使得印刷更加精細和持久,同時也為書籍的大規模傳播打下了堅實基礎。

 活字印刷術的成功應用,使得大量的書籍問世。

 知識開始傳播到更廣泛的人群中,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繁榮。

 從這一點上來說,畢昇的歷史成就足以震古爍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