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321章 道家鼻祖老子

說到孔子,就不得不提先秦諸子。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場社會大變革的風暴。

 

在這個時期,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應運出現了,這就是士。

 

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方面,地位雖然較低,但很多是有學問有才能的人。

 

有的是通曉天文、歷算、地理等方面知識的學者,有的是政治、軍事的傑出人才。

 

由於士的出身不同,立場不同。

 

因而在解決現實問題時,提出的政治主張和要求也不同。

 

他們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士,當屬孔子、老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

 

相比於孔子,道家創始人老子的知名度絲毫不遜色。

 

老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又被奉為道教的鼻祖。

 

老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道德經一書中,核心體系是道,試圖用道來總括宇宙萬物的統一性和本質。

 

在自然觀上,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天地萬物是道演化生成的。

 

道還是萬物存在的普遍根據,萬物得道而生,得道而成。

 

道也有客觀自然規律的涵義,天地萬物和社會人事都以道為法則。

 

此外,老子哲學中還有較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一切事物都包含有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

 

並且一切事物都處於運動變化之中,其運動規律就是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發展,最終仍要回歸到道。

 

老子在歷史觀、人生觀、文化觀等方面各有論說和獨到見解,後世儒家、法家、佛教、道教等對其思想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特別是在道教,道教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老子更是被道教神化為道教的太上老君。

 

老子的影響並不僅限於中國,在世界範圍內也影響巨大,曾被列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可以展望,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老子思想對世界的影響會更加深廣。

 

“他是道教太上老君的原型,家喻戶曉。”

 

“他還是博學多識的東方聖人,聞名中外。”

 

“他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文化的基石。”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

 

“說到老子,可謂是家喻戶曉。”

 

“老子作為中國最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也是道家學派創始人,與莊子並稱老莊。”

 

“後來,道家思想發展成為道教思想,逐漸成為宗教性的教條。”

 

“老子也被後人尊稱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在唐朝也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說到老子的身份,是一個有著悠久而複雜的歷史問題。”

 

“關於他的姓名、籍貫、生卒年等基本信息,歷代學者和史料都有不同的說法和爭議。”

 

“其中最早和最權威的說法,主要來源於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相當於周朝國家圖書館館長。”

 

“他與孔子是同時代的人物,以博學而聞名。”

 

“孔子曾入周向老子問禮,這也是為何韓愈師說中孔子師老聃的緣由。”

 

“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棄官歸隱,於是騎青牛西行。”

 

“到靈寶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的請求,於是寫下了道德經。”

 

“老子形象的最終定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

 

“在先秦諸子的筆下,老子是博學多識的學者。”

 

“在道家典籍中,老子的形象開始得到神化。”

 

“漢初以黃老哲學治國,方仙道興起,成為國學。”

 

“在此背景下,老子的形象開始傳說化和神秘化。”

 

“尤其是張道陵的天啟事件及佛教的影響,老子終於成為至上神。”

 

李世民:為了抬高皇家的地位,認老子李耳為李姓始祖是有必要的。

 

在唐朝剛剛建立之處,朝廷對佛教的態度一直有所保留,甚至還走向了反佛的一面。

 

曾經就有大臣先後七次上書,以僧侶剝削民財為由,提議廢除僧尼,減少塔寺。

 

考慮到這個情況,高祖皇帝原本要發佈詔令,準備廢佛的。

 

只是後來發生了玄武門之變,這個任務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他雖然一改高祖皇帝的廢佛,但對佛教還是採取了抑制的態度。

 

佛教與道教是目前的兩大宗教,抑佛自然就會重道。

 

況且,他們皇家也姓李,這和道教的始祖老子有著難以言說的關係。

 

當然,他推崇道教還有另一層意思。

 

朝廷內部有兩大政治集團,關隴貴族和山東氏族。

 

他李家雖然出身關隴貴族,可要論門閥勢力,是不如山東氏族的。

 

為了抬高門第,他認為有必要認老子為家祖,並奉道教為國教,採取措施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

 

他曾下令蒐集晉魏時期的道書,廣傳大道。

 

這時,有一和尚為了拯救佛教江河日下的地位,專門寫了一本辯正論的書。

 

博引史書佛典,宣揚佛教比道教優越。

 

同時,這和尚還對症下藥,說了關於老子的負面消息,想以此倒逼他不認這個祖先。

 

按照和尚的說法,李唐皇室有鮮卑人的血統,而老子出生貧寒。

 

和尚認為李唐皇室捨棄鮮卑血統,去認老子這種身份低賤的人為祖先,實在是很不明智的舉動。

 

他當時大動肝火,想要殺了和尚,竟然質疑自己的先祖。

 

當然,他也不是暴虐之人,在崇道的同時,並沒有對佛教做到趕盡殺絕,這才有了和尚的獲釋。

 

在和尚獲釋後,他召見和尚細問佛道的優劣,和尚做出了比較合理的回答。

 

於是他就免除了和尚的詆譭之罪,最後敕令讓和尚到益州做僧人去了。

 

總之,認老子為李姓始祖是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所做的決定,自然不會任由一個和尚橫加阻攔。

 

“元明清時期,隨著道教的世俗化,老子身上的神秘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消退。”

 

“而老子最純粹的身份其實就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先秦時代的思想和哲學大家。”

 

“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