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茶老酒愛少女 作品

第258章 從體制內挖人

 反正就這麼多錢,你自己看著辦。 

 到後期,一個縣令需要僱師爺、書吏、長隨、車伕或轎伕,這些都是縣令拿自己工資僱的。 

 這筆開支從哪來,當然是從民眾的身上來的。 

 一個縣,拿上面俸祿的,一般不超過了一百人,這類人,就叫在編,而實際上小縣五六百,大縣上千人,都是吃財政飯的,而這些人的收入,都來自平時的盤剝,就叫不在編。 

 上面的統計者為了自己能收到錢,就只能允許下面的人加重盤剝,最後這部錢稱為火耗。 

 從下往上的錢,被中間截留的叫火耗,從上往下的錢,被截留的錢叫漂沒,成了名正言順的規矩。 

 當黑色的收入,變成了名正言順,一個政權基本上就走向了盡頭。 

 明末的腐敗,其實是從上到下,所有環節都是如此,皇帝要享受,就要多收錢,就要拉上太監一起上。 

 官員們要享受,要買地置產,就要一方面不讓皇帝徵自己的稅,一邊跟皇帝聯手,徵民眾的稅。 

 沒當上官的讀書人和大地主,不想讓皇帝和官員收自己的稅,就要一邊跟上面爭權鬥爭,一邊狼狽為奸,助紂為虐。 

 又逢連年的小冰河期,顆粒無收的情況下,下面的盤剝還要變本加厲,所有的一切,都壓到了普通的民眾身上,苦不堪言已經不足以形容他們的感受了。 

 所以清兵入關,反抗的並不是民眾,而是那些舊政權中的利益集團,明朝的政權是滅亡於農民起義,就是因為農民不堪忍受。 

 其實現在鄉里收的統籌和提留,就是火耗的一種形式。 

 封建社會限制工商業的發展,是落後的根源。 

 工業能創造的價值,遠不是農業能比的。 

 “你有沒有比較要好的朋友,可以拉著她們一起出來幹,放心,只要跟著我,絕對有保障,不會比你們在公司更差。”胡思亂想的久了,田玉瑩輕輕拍了楊辰一下,楊辰緩過神來對她說道。 

 “我覺得不好說,我都不敢跟任何人說,連李欣欣都不贊同。”田玉瑩失落地說道。 

 “放心,有她們後悔的時候。”楊辰拍了拍她的肩膀,人的觀念很難扭轉,有的人是擔心失敗,還有的人是懶惰,這是限制成功的兩大因素。 

 “咦,楊辰,你怎麼在這裡?”突然從外面走進一個女生,驚訝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