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蹊先生 作品

第三十四章 明裡暗裡較量

譙州地區,人們大多皆以麵食為主,主食很少吃米飯。此地人早晨吃包子、饅頭、油條、稀飯、胡辣湯,中午吃麵條、饅頭、炒菜,晚上較為豐盛一些,有時間的話,可以多炒幾個菜。

主食吃米飯者,大多是後來來自南方之人。譙州人的米稀飯裡也會參雜一些玉米或者豆類之類的雜糧。

這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有關。譙州地處華北大平原,自古就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大豆、玉米、紅薯、高粱等農作物,不種稻谷。小麥等農作物生長週期長,吃下去,獲得的能量自然比吃水稻的人多。

因為主食緣故,譙州地區的人一般體格粗壯,膀大腰圓,孔武有力。行事作風相對比較彪悍,該出手時會出手,性格果敢。

要想做成一件事,想起來容易,似乎也很簡單,但若是行動起來,是真的不容易。就如白膏河中學的復讀班,多少年了,多少人想著,就是不能辦成。你說奇怪不奇怪。

此刻不同了,單宇藏過來當校長了,雖說是千辛萬苦,千呼萬喚,但白膏河中學的初三複讀班終於開設起來了。不得不承認單宇藏的魄力,那可是十幾年來,幾代校長想做都沒能做成的事。僅僅憑此一點,就應該為單宇藏校長鼓掌。

初三複讀班開起來,那就意味著初三年級必須要分成兩個班級,不分就不行了。這是吳德仁最不願意的事情。

但無論如何,單宇藏心中自有妙招,他是不可能讓吳德仁擔任兩個班的班主任。擼不掉你吳德仁的職務,我就從此處弄你,量你也沒辦法拒絕吧。是的,鐵板釘釘的事實面前,吳德仁不接受都不行。

單宇藏校長作風太強勢,他就是要樹立自己的威嚴,就要想方設法消弱吳德仁的權力。於是,他使用了強硬的手腕,有智慧的頭腦,玩起了謀略,不同凡響。

有關校內外事務,單宇藏校長認為自己是一校之長,是一把手,完全可以一個人做主,一個人說了算。自己技高一籌,完全可以不考慮其他人的意見。他認為那就是權威,才是一把手真正該有的模樣與風格。他崇拜那種做事霸道的一把手。

所以,通常單宇藏校長自己做出決定即可,有時最多隻是象徵性徵求一下中層班子成員的意見,有時問都不問其他人意見。結果不論大家同意與否,他都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做出決定,並強力推行。

有時吳德仁反對的聲音很強烈。他反對的聲音越強烈,單宇藏越要強力推行。兩個人較勁起來確實夠狠,夠彆扭,大家都看在眼裡。但最後的結果,基本上以單宇藏校長勝利結束。

縱觀白膏河中學現有的班子成員,個個各懷主意,狀態各異。

溫乾坤默默無聲,已經變成了老好人一個。甭說是單宇藏提個意見,他不反對,似乎每個人提出意見,他都滿口贊成,隨聲附和。自己卻不曾提出任何意見。

曾家福佛系工作,對學校工作不聞不問,很少提出異議。偶爾提出不同意見,也是千掂量萬掂量之後才提,他一心撲在自己家務事上,只關注自己兒子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