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個名很難啊 作品

第443章 您很睿智

 他們準備躲在菲亞特的羽翼下,渡過難關。 

 而菲亞特,也希望通過收購克萊斯勒,重新進入北美市場。 

 參會的本應該還有特斯拉。 

 這一次,懂王沒有忘記特斯拉。 

 因為特斯拉是全球電動車的領導品牌。 

 但是馬斯克拒絕了。 

 因為會議的議題是氫能源。 

 馬斯克認為:“製造氫氣、運輸氫氣,並將它用在汽車上,非常困難。” 

 “最好的氫能源電池無法戰勝固態電池,所以會議沒有任何意義。” 

 他甚至還在推特上發信息:“我不認為氫能源電池可以取代固態電池,請記住我的觀點,隨著時間推移,我的觀點會非常明顯。” 

 為什麼說,三星、松下、Lg、sk和豐田,是新能源領域五大失落者了? 

 三星:2016年,在全球鋰電池市場還有超過25%的份額。 

 到了2017年底,份額清空,工廠停擺,工人解僱。 

 他們自家的手機,也不用sdi公司出品的電池。 

 松下:上世紀90年代豪賭等離子電視,虧麻了。 

 10年後的2009年,被馬斯克在內華達州幾十臺日夜工作的挖掘機所吸引,認為這就是未來。 

 於是豪擲16億美元助力馬斯克建設超級工廠。 

 另外,為保障models生產,低價簽訂了6.4億顆電芯供應訂單。 

 其Ceo甚至放言:“我們太保守了,我們要向埃隆那樣去思考問題。” 

 意思是,膽子要大、步伐要狠。 

 結果,8年的蜜月期一過,特斯拉找到了新歡,遺棄了松下這個舊愛。 

 松下走對了路,但是選錯了人,還有走的不夠快。 

 f田,純粹是賽道選擇問題。 

 他們壓根就看不上純電動車,認為電動車註定要被掃入歷史的垃圾桶。 

 他們始終認為氫能源才是更好的選擇。 

 因為他們掌握了幾乎全部的應用專利,在排放上也只排放水。 

 因為他們的錯誤押注,導致日本整個上游供應鏈企業集體眼瞎、行動遲緩。 

 既研發燃油車配件,又搞搞氫能源配件; 

 電動車火了,順帶推一推相關配件,不夠專注; 

 不夠專注,就意味著投資不足; 

 投資不足,就導致錯失技術迭代良機。 

 現代工業體系,大方向不變,一個技術迭代就意味著一個時代。 

 至於,sk、Lg,不足道哉。 

 他們的市場份額,也在兩年時間內跟隨三星的腳步,被電池聯盟企業集體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