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闌牽絲戲 作品

第454章 男人的簡單快樂

 何雨柱也不打擾李懷德,他腦海中倒是有一個,但也得尋思尋思再說,畢竟是剛剛想到的,得規劃規劃。 

 既然打算做生意呢,那必然不能奔著賠錢去不是? 

 。。。。。。 

 “李哥,不知道你還記得不記得78年流行的雞窩頭和喇叭褲?”何雨柱在心裡串聯了個差不多,看著李懷德還在思考,乾脆說了出來。 

 李懷德一愣,想了想,“記得倒是記得,當初這個雞窩頭倒是潮了好一陣子呢!” 

 “喇叭褲?喇叭褲?喇叭褲!”李懷德低聲呢喃幾句,旋即哈哈大笑起來。 

 “柱子,你是不是在打這個年下時興衣服的買賣?” 

 何雨柱聳了聳肩膀,“那肯定的,跟不上政策的順風車,那咱們跟上社會順風車也不是不行啊!” 

 “雞窩頭”,顧名思義,就是把頭髮燙成蓬鬆雜亂的雞窩狀。1978年,“改革從頭開始”,那時頭頂“雞窩”,是最時髦、最前衛的代表。新時興的捲髮機和電燙髮機讓理髮店成了北京排隊最長的地方。曾經被認為是資產階級和國民黨女特務才有的髮型,開始在年輕的女性中快速流行起來。 

 至於“喇叭褲”倒也是同時流行開來,隨著日本電影《望鄉》《追捕》在中國的熱映,低腰短襠、緊裹臀部、褲腿上窄下寬,從膝蓋向下逐漸張開,形如喇叭狀的褲子開始出現在中國街頭。 

 喇叭褲顛覆了幾十年來中國人對服裝的刻板認知。這種把屁股繃得滾圓,褲腳寬得足以當掃街掃帚的“奇裝異服”,被一些老年人稱作“不男不女,顛倒乾坤”之物。喇叭褲成了年輕人對陳舊審美習慣的挑戰,這種挑戰悄然地改變著當時人們著裝的審美觀。 

 李懷德從頭尋思了一遍兒,旋即笑著搖了搖頭看向何雨柱,“柱子,要我說這腦子還是你的好使。” 

 “明明特麼的咱們也差不了多少歲,你他孃的這現在還跟個二三十歲小年輕一樣,特麼的我就不能理解!” 

 李懷德笑罵道。 

 “我這天天不用上愁這個那個的,老的自然慢!”何老闆傲嬌道。 

 兩個人扯了幾句閒篇,李懷德再次開口。 

 “照著你小子的思路,咱們還可以拓展拓展其他方面,比如交誼舞用的衣服?電影《賣花姑娘》《小花》裡面的穿著打扮或者奶油小生一類的?” 

 何雨柱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別的不說,在做生意這塊兒,李懷德能有這個思路已經甩了這個年代很多了八百條街不止了。 

 “沒錯,不過那些有點兒過時了,都是79年的,咱們要是打算鼓搗鼓搗,最好是從80年以後。”何雨柱提出自己的建議,畢竟是兩個人要做的生意,只有體現自己的價值,才能攫取更多的利益。 

 李懷德更是滿意極了,“你小子也是個天生做生意的料子,哈哈!” 

 “那肯定的,不然咱們哥倆能耍到一塊兒?” 

 “沒錯沒錯,哈哈!”李懷德哈哈笑道,旋即起身在屋裡找了兩份紙筆出來,遞給何雨柱一份兒。 

 “咱們哥倆各自寫一寫?完事對比著查漏補缺怎麼樣?” 

 何雨柱直接接了過來,“沒問題,誰的被採納的少,今兒個誰請客吃飯!” 

 “你大爺!淨惦記你李哥我這點兒錢!”李懷德罵罵咧咧道,旋即開始奮筆疾書。 

 何雨柱樂呵呵的也開始在紙上寫著,這一點兒他何雨柱還是有把握的,反正今兒個這頓飯,李懷德甭想跑! 

 像什麼80年的《廬山戀》;什麼小人書;還有《少林寺》;甚至於是“跟我學”英語的欄目培訓;《霍元甲》還有很流行的沙發;去年流行的西服,還有跳健美操的衣服;還有今年的《上海灘》! 

 這些都是相當有操作的,沒必要侷限於衣物不是?像是沙發或者小人書這種,可以扔在他們現在的門市裡面,也是一項來錢的路子。 

 賺多賺少另說,積少成多也是個路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