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q 作品

第60章 淄博肉燒餅

 在眾人的注視下,小奶娃帶著他的小鴨子們一路走過,引來許多路人的讚歎和歡笑。很快他就走到了鴨隊的中間,頭鴨和它身後的兩隻,已經一扭一拽走進離河邊不遠的家裡。 

 後面兩隻不知為什麼,突然趴在地上不走了。小奶娃先將那三隻鴨子趕進鴨舍裡,然後,又轉回來,又一次將樹枝抽的啪啪作響,比剛才抽得更加用力,抽得更加響亮。那兩隻鴨子趕緊站起來,麻溜地回了家。 

 哇哦!好能幹的小奶娃。像他這個年齡,許多還在咿呀學語或者蹣跚學步,人家已經能幫著家裡放鴨,趕鴨子回家啦。 

 我在同事的催促下,趕緊抬腳邁向了賓館方向。賓館的大堂裡,一個穿著白襯衫的中年男子正在等待著我。他是我們淄博市電視臺,名叫李明。他微笑著朝我們走來,親切地與我,還有其他同事一一握手。 

 我們跟著他來到賓館的宴會廳,淄博市電視臺為我們舉辦了接風宴,因為我們還有任務,我們都沒有喝酒,吃過飯,稍稍休息,就坐上淄博市電視臺為我配的採訪車,再次來到譚記燒餅鋪後院。 

 八點多,老闆譚秀珍又要開始忙活了,每天發多少面,已然了熟於心,將家裡和麵的大瓷盆裡倒上水,加一勺鹽,再放入酵母粉,用手和勻,面想發得好講究溫度和溼度,當然更重要的是發酵的時間。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晚上九點是發酵的最佳時機。 

 時間過長,細品之下,燒餅隱隱有一絲酸味,影響口感。時間短了,餅皮發死不夠蓬鬆。水與面的比例譚家夫妻都是爛熟於心,用力揉搓,舒展了麵糰的筋性。 

 反反覆覆的搋揉,讓麵糰軟硬適中,這才罷手,我抬眼看了看時間,已經是十點了,在面盆上蓋上一個不鏽鋼盆。這頭一天晚上的活兒算是暫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