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煜 作品

第五百一十三章 年夜飯


                 其實這並不算是一個特別離譜的答案。

  既然程廣年不容置疑的說到過,家中的老宅跟他並無半點關係,程青松變賣老宅他也沒有拿過一分錢,那麼在程煜看來,他是願意在這一點上無條件的相信程廣年的。

  程廣年絕不是一個會在這種事情上撒謊的人。

  雖然懂事之後,程煜和程廣年相處的時間其實極短,但程煜覺得自己還是相當瞭解自己的父親的。

  而程廣樂和程廣天自然更加沒有見過這筆錢,否則他們也不會對此耿耿於懷。

  程潔在二十年前,也不過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女,程煜怎麼也不會覺得這筆錢是被程潔拿走了。

  所以,這套老宅,最終變賣的錢款,只能是程青松自行使用了。

  在那個年代,中國的房產市場還沒有完全達到自由交易的程度,但並不意味著像是這樣擁有地契的老宅不能轉手變賣。

  就好像二三十年前,帝都也有人僅僅耗費數萬元就得到了一套四合院一樣。

  在父輩的描述當中,程家當年的老宅,可能比一套普通的四合院規模還要更大一些。

  即便是在二十年前,房地產自由市場並未完全打開,僅僅只是在有限的幾座城市作為試點的年代,程煜估計當年那套老宅,其價值至少也在十萬元以上。

  雖說九十年代中後期,萬元戶這樣的稱謂已經不再經常為人提起,但是一個普通家庭,能夠拿出來的現金通常也僅僅只有三兩萬元而已。

  當時的人,還沒有太多按揭貸款購房的概念,買房賣房通常都是現金交易,哪怕是在吳東這座足以躋身全國前十的城市裡,能夠一筆頭拿出六位數現金的人,不敢說屈指可數,卻也絕不會太多。

  既然這套宅子被變賣的錢款並沒有落在任何程家人的手裡,而是被程青松用於還債了,那麼時隔二十年時候,以程家在吳東今時今日的地位,程廣年不可能查不出當年的真相。

  畢竟,二十年前就有能力吃進這套老宅的人,就那麼多。

  那套老宅終歸是還在那裡的,這一點,杜長風告訴過程煜,老宅並未因為城市化的進程而被拆遷摧毀。

  只不過那套老宅似乎是被捐給了政府,並且由政府出資興建了一個圍繞老宅而建的建築群,成為了一個見證吳東歷史的博物群。

  似乎是經過考證,那套老宅最初的興建者,是一位明代的官員。其後在清朝後期,還出過一位名伶,建國後據說這位名伶還得到過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當然,這不是那位明代官員的主宅,只是他諸多房產中的一座別院,那位名伶也並非官員的嫡系後裔,而是庶出的子嗣繁衍生息。

  總體而言之,當年的購房者並不難尋找到,畢竟在吳東這塊地界上,已經沒有比程廣年在個人財富上更加豐厚之人,哪怕對方家世源遠流長,當程廣年問及這套宅院的時候,對方也絕不會有任何的隱瞞。

  當然,這是對程廣年而言。

  程家的其他人,或者外人,想要調查這件事,並不會太容易。

  或許他們也能從政府處得知當年的購房者是誰,但想要讓對方說出當年購房的真相,有些人是不夠格,有些人是與此無關。

  甚至於,程煜可以想象的到,既然程廣年必然可以調查出這套老宅背後的隱情,而他又沒有通過任何渠道將這件事公諸於世,以證自身的清白。那麼,或許程廣年也會在自己得到了答案之後,要求對方對此保守秘密。

  對方,應該是會很願意幫程廣年這個忙的。

  可是,程廣年為什麼不透露呢?

  而程青松又是為何會欠下如此鉅款呢?

  要知道,二十年前,這套宅子代表的至少十幾二十萬元,絕對是一筆鉅款了。九十年代末,在吳東的市中心,一套七十平方左右的兩居室,其售價不過區區四五萬元,均價不足一千。

  很多人都說如果可以回到九十年代,那麼他們在無法獲悉準確的彩票中獎號碼的前提下,最好的投資選擇就是購進當時便宜到無以復加的房產。

  這當然只能是一個笑話,且不說時光不可能倒流,即便能倒流,當年,又有幾個人能大量購入房產呢?

  真要有大批量購入房產的能力,投資當時任何領域,其實都有可能比房產的增值更加恐怖。

  事實上,在當時的社會當中,哪怕是有能力購入一套房產的人,也是寥寥可數的。

  在當時,六位數的錢款,絕對可以稱之為鉅款。

  程煜看了看依舊在點燃煙花的王紓然,又問:“爺爺,咱家那套老宅,您賣了多少錢?”

  程青松皺起了眉頭,冥思苦想,很快就不耐煩的揮舞著雙手,說:“記不得了,記不得了,誰能記得那麼多事啊……你好煩,我要去放煙花,你哪來那麼多問題。總之,房子我賣了,錢用來還債了。”

  程煜無奈,程青松現在這腦子,就是這樣,一下子清醒一會兒糊塗,你根本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突然就能正經的回答你的問題。

  而且,程煜也不忍心逼迫程青松,其實,能從程青松口中證實變賣那套宅子的錢被他用於還債了,已經足夠讓程煜分析出很多東西。

  如果他需要得知當年全部的真相,完全可以去詢問程廣年。

  他相信,程廣年必然是知道當年全部真相的。

  拍了拍老頭兒的肩膀,程煜說:“好吧好吧,我不問了,咱們去放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