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115章 文書院

 所謂政治敏感性從來不是看到對方確切政策之後的迅速應對,這種事是個人都會,沒什麼好敏感的。 

 真正的政治高手看得往往都是細節,在官場上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起四方震動,從而導致勢力崛起以及人頭落地。 

 荀彧暈倒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王弋的反應也早就被人傳得沸沸揚揚。 

 但這件事在有心人眼中可不僅僅是一位主公對屬下重臣關心這麼簡單,不少人在這件事中都聞到了血腥的味道。 

 一個被臣下激怒的人主,兩人私密的談了一些事情,結果還未見動作,臣下便忽然暈倒了。 

 有些人認為荀彧暈倒其實就是動作,只是大家的想法都不相同。 

 一部分人認為荀彧失寵了,暈倒不過是給自己找的一個藉口,憑藉病患逐漸淡出政治舞臺。 

 也有一部分人認為荀彧這怎麼做是為了緩解君臣之間的尷尬,畢竟即便君王無私事,後宮也是一個很忌諱的問題。 

 還有一部分的人比較極端,他們覺得王弋可能要整頓官場,將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傢伙都給清理出去。 

 不得不說世家中的能人不少,雖然他們的前提都是荀彧是裝病,但還真有一部分人猜對了王弋的想法。 

 在年底最忙的時候,冀州卻展現出了驚人的效率,即便是荀彧缺席,處理政務的速度也要比平時快上很多。 

 然而王弋身邊的能人更多,他的想法是絕對不能輕易展現出來的。 

 事實和那些人想的完全不一樣,年末最後一場例會,大部分人都在等待王弋宣佈那件事的結果。 

 可這場萬眾矚目的例會堪稱潦草,最終只定下了崔琰因為文書眾多處理不過來而申請成立了一個叫做文書院的機構。 

 沒有人在意這個機構的權力有多大,因為這個機構的主官連個官職都沒有,只是由馬融的孫子馬日磾擔任院長,新降的董承擔任副院長。 

 院長?也算是個官?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文書院內會存放一些機密消息,所以射聲校尉吳成被派過去擔任了護衛。 

 可也沒人真的將其放在心上,不是他們看不起吳成,只是這個院長馬日磾實在是讓人有些看不上眼。 

 說好聽點馬日磾是個經學大家,博古通今。說不好聽的他就是個只知道研究文章的純粹文人。 

 不是每一個經學大家都叫盧植,馬日磾?呵…… 

 王弋對那些人的態度相當滿意,他和荀攸研究了很久,起了這麼一個平淡的名字,又找了那麼一個有迷惑性的人出任主官,為的就是在剛開始佈局前不引人注意。 

 而且文書院這個名字也沒有取錯,確實是處理文書的地方。只是這個文書不僅僅是公文,還有對內對外的各種情報。 

 是的,王弋打算更進一步,直接將自己的情報系統進行了整合。 

 不過這件事需要一步一步來,不能著急。 

 他的第一步就是先將李儒扔到了簡雍手下,等董承將對內監察的情報網鋪開之後,不僅是簡雍,就連明鏡司也會劃到文書院中,成為其下屬的一個部門。 

 這是簡雍的提議,做了這麼多年情報工作,簡雍對此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他認為將不同職能的情報部門單獨出來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作為主君的耳目,由於其特殊性,很容易被人利用成為欺瞞主君的工具。 

 必須讓所有部門都集中在一起,相互職能要有交集,這樣才能達到互相制約的效果。 

 簡雍的提議讓王弋茅塞頓開,文書院既然兼顧了對內和對外所有的情報工作,肯定不能只服務於王弋一個人,那麼另一個王弋一直猶豫的部門似乎也能順理成章的成立了。 

 參謀部,這是王弋一直想卻沒有建立的機構。 

 參謀部的職能看起來並不複雜,人員構成也很簡單,只要將懂得戰略的人湊在一起議事似乎就可以了。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必然不是。 

 王弋手下有非常多、非常優秀的戰略人才,年輕一代郭嘉周瑜這些人就不提了,年長些的如荀攸、沮授、田豐、田疇等人的眼光都非常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