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115章 文書院

 可王弋一直沒有組建參謀部,答案也很簡單,建不了。 

 人人都知道參謀在戰爭中的重要性,所謂軍師其實就是古代的參謀。 

 問題是打仗的時候畢竟是少數,分析敵人的動向和戰略意圖,預防可能遭遇的攻擊,捱打的時候不至於慌亂並且還能有效反擊才是軍師們平時做的事。 

 那麼這就有一個前提,光靠猜肯定不行,必須要有情報支持才能判斷準確。 

 優秀的軍師可以憑藉少量情報分析出很多事情,可情報當然是越多越好。 

 王弋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四六不懂的小白了,當初他腦子一熱讓甄姜給他建立情報網這種事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這個時代想要建立一個情報網難度不比上天容易多少,戰亂四起的歲月商隊最大的危機並不是土匪路霸,而是飢不擇食的災民。 

 土匪路霸給錢還能賄賂一二,可災民們卻不會管那麼多,他們指向活下來,被他們盯上的商隊基本上什麼都不會剩下,就連夥計也不能。 

 而在其他勢力範圍內建立情報點更是痴人說夢,前幾年倒還好些,大家都忙著平定自己領地內的叛亂,如今各方都有齷齪,店鋪是其他人重點盯防對象。 

 再加之商人的地位本就輕賤,隨便一個世家公子哥都能霸佔了店鋪,想要建立一個情報點非常困難。 

 甄姜確實是個有能力的人,她靠著一路瘋狂砸錢還真的讓她在一些城市中站住了腳跟,為簡雍這幾年搭建情報網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簡雍的進展也不快,現在王弋的情報網只覆蓋了兗州、青州以及一部分司隸地區,其他地方還要慢慢來才行。 

 這就是為什麼王弋沒有將參謀部提上日程的原因。 

 完全沒有必要,知道的事情實在是太少了。 

 這回王弋動心思是因為簡雍提出將情報機構正規化,不在依託商隊來進行活動,而是以各行各業密探的形式對情報進行刺探。 

 一方面是為了對情報進行彙總分析,情報都是有時效性的,特別是這個節奏緩慢年代,時效性是最難以保證的事情,因為沒人知道會發生什麼意外的變故。 

 另一方面是因為王弋忽然發現自己身邊戰略人才實在是太多了,這些人有一部分沒事兒幹就閒在那裡,特別是某個已經訂婚卻總是想流連青樓的郭姓男子,有空閒逛卻沒空幫忙做事。 

 雖然還文書院還沒有建成,但讓這些人提前習慣一下參謀的工作也是不錯的。 

 此時王弋正在荀彧家中,和他商量參謀部領導人選的問題。 

 噓寒問暖一番後,王弋將話題引入正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文若,你覺得公達如何?” 

 “主公,臣認為公達不慎妥當。”荀彧直接否定了王弋的想法:“雖然內聚不避親,可公達喜歡涉險,我覺得穩定才是最重要的。” 

 “公達確實喜歡涉險,可不能因為他喜歡涉險就否定了他的才能啊。無論是大局觀亦或是戰術決策,公達都是上上之選。”王弋的目標很明確,說到底他選荀攸的理由就是足夠信任荀攸。 

 荀彧也知道王弋的想法,耐著性子解釋:“主公,軍略司很重要,確實找個值得信任的人。但我們未來打仗只會憑藉優勢兵力橫推過去,公達的性格有些跳脫,並不適合這個職務。” 

 “我不這麼看。”王弋搖搖頭說道:“公達外表雖然跳脫了一些,但沒有把握的事他是不會做的。如今已經不是最初大家對行軍打仗都不瞭解的日子了,已經過了想怎麼打就怎麼打的時間,公達也成長了許多。” 

 荀彧苦笑,他能不知道荀攸已經成長了嗎?問題是荀攸在關鍵時刻敢賭,而王弋的賭性同樣很大,這兩個人在一起誰知道會幹出什麼驚世駭俗的事情? 

 在他看來田豐才是一個足夠好的人選,戰略眼光足夠獨到,心思也異常沉穩。 

 奈何王弋來詢問他更多的不是來徵求意見,而是希望能得到自己的認同。 

 “主公……”荀彧內心必然不認同王弋的選擇,想要再勸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