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123章 冀州進行時(四)

 荀攸將自己的計劃呈報給了王弋,計劃中的一些事同樣需要王弋進行配合。 

 王弋直接寫了一道手令給荀攸,他現在很忙,沒時間管那些事。 

 他正在和張白騎商量該如何製造一個奇蹟,再通過佃農將這個奇蹟傳播出去。 

 “你看,我們可以通過燒這個東西讓火焰變成藍色……”王弋試圖用簡單的焰色反應在夜間製造出一場絢爛的火焰秀。 

 張白騎並不看好王弋的實驗,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主公,想要達到你說的那個效果,這些東西是沒用的。離奇的事情想要傳播範圍大,並不需要場面多誇張,只要讓人看不出破綻就可以了。” 

 很顯然在治理民生上張白騎不行,但是在搞邪教上王弋就是個弟弟,畢竟這位可是大賢良師的弟子。 

 “主公,我知道您想讓我用幻術嚇唬嚇唬那些人,意義不大。”張白騎解釋道:“那些東西還不如什麼獸言狐語來的有用些,畢竟野獸都是我們找人假扮的,想說什麼全憑我們得意思。” 

 “那你說怎麼辦?”王弋有些頭疼,不弄得誇張點他擔心會被人看破。 

 “神仙。”張白騎一針見血,直接說出了這個時代人們最忌諱的東西:“不論什麼東西,只要和巫蠱仙神扯上關係,就沒有人會去深究。哪怕謠言傳的漏洞百出也無妨,畢竟不是親眼所見,沒人會去探查神仙說的到底是什麼。我建議就傳無數百姓夢見袁紹不可為人主,否則天下必將生靈塗炭。這是神仙的警告,上層人士或許不會在意,但底層百姓絕對會深信不疑。” 

 “不,不不不。” 

 有了提示,搞陰謀就沒張白騎什麼事了。王弋否定了張白騎的建議後嘴角露出一抹詭異的笑容,如果沒記錯的話,這個時代總是喜歡從土地裡挖出些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對吧? 

 “白騎,你先去忙吧。”王弋沒有和張白騎解釋,忽然想到什麼問道:“對了,那個東西你試驗的如何了?” 

 “不是很理想。”張白騎搖了搖頭說:“時間很難把控,而且太重了,箭矢承受不住這種重量。” 

 王弋沒有怪罪張白騎,而是讓他多實驗,找到解決的辦法。 

 張白騎應下後行了一禮便退下了,他算是王弋在玄學上的顧問,沒有固定官職但負責的卻是極為機密的事宜。 

 王弋所謂的那件事其實就是火藥,長槍大炮什麼的王弋已經造出來了,可也只是造出來了。 

 小說中寫的那些火器一出天下無敵就是屁話,根本就達不到那種效果。 

 浦沅親自動手給王弋敲出來了十根槍管和炮管,結果王弋實驗完之後大失所望。 

 由於他本身對槍械就不熟悉,最多隻能搞出滑膛槍這種東西。 

 然而造出來的滑膛槍根本打不準,長槍管下二十步之外命中都不能靠信仰,得靠天命。 

 而且填裝慢的要死,有那功夫弓箭手都射出三四箭了。 

 大炮倒是好些,不怎麼需要精確度。 

 但是王弋對大炮的理解就是大號火槍,弄出來十門,第一輪試射就炸了八門,剩下那兩門也沒有堅持到第三輪。 

 核算了一下成本,這種消耗就算是王弋也負擔不起,還是投石機實在一些,想辦法扔炸藥包吧…… 

 其實王弋有些想當然了,別說是漢代,就算是火槍大規模列裝的初期,火槍兵也打不過弓箭手。 

 在線膛槍和子彈沒有改良之前,遠程部隊大多都是弓箭和火槍混搭的。 

 早期火槍取代弓箭的原因是不需要太多的訓練時間,訓練一名合格的弓箭手少說也要一兩年,多的十幾年都有。火槍兩個月都多說了,只要記住操作誰都能用。 

 王弋想要組建火槍部隊是因為想到了神機營,然而他也不想想,神機營是個什麼軍隊?大明三大營之一,職業火槍部隊。 

 而且明朝的火器有多發達?他這一窮二白就想弄個神機營?玩笑不是這麼開的。更何況他還沒有這方面的人才,全天下最懂火槍的就是他,可他也就懂個腳趾甲,能造出滑膛槍都是工匠們的技術好。 

 大炮就更別提了,扯淡的東西。炸膛的時候只有幾個人受傷,但開炮硬是嚇死兩個,這誰受得了? 

 炸藥包同樣很不順利,火藥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引信卻解決不了。 

 王弋的土火藥想要達到殺傷效果,衝擊波不太行,只能依靠破片。那對爆炸的時機要求就非常高了,這不是現代反恐,扔個手榴彈能把門關上。王弋的炸藥包扔到對方陣地上就得炸,不然敵人都跑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