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166章 染血的洛陽(四十一)

 趁著荀攸還沒有離開,王弋將他叫來,兩人準備商議一下。 

 幷州的麻煩不少,二爺雖然將南匈奴砍得屁滾尿流,但南匈奴那幫人並不服他。 

 欺軟怕硬說的就是這群貨色,打狠了就跪地求饒,稍有鬆懈便會咬上一口。關鍵是幷州真的窮到沒朋友,關羽幾次想將南匈奴給滅了,都因為糧草原因拖了後腿。 

 荀攸和王弋的想法一樣,他同樣不看好蔡琰在洛陽的行動,認為這個瘋婆娘遲早有一天會被曹操抓住破綻,繼而鋃鐺入獄。 

 蔡琰只是個無足輕重的人物,但王弋提出來打下河東郡作為籌碼交換蔡琰的想法荀攸是同意的。這是一場拉攏人心的秀,觀眾則是王弋手下那些漂泊在外的棋子。 

 只是在出兵方向上兩人產生了分歧,荀攸建議既然要打,那乾脆將上黨郡也打下來直接和曹孟德接壤,既給予了曹操壓迫,同時也讓幷州完整歸於治下。 

 王弋卻有些猶豫,河東和上黨名義上的擁有者是長安的劉辯,管理它們的人是白波黃巾,而上黨實際的掌控者卻是王氏家族。 

 王弋顧慮的是如果真的滅了王氏,他那個彆扭的老子會不會跟他鬧事。 

 都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王弋覺得自己家這本格外難懂。老孃聽說王弋來了幽州,已經過來找過他了,希望他能和王斌的關係緩和一下。這個淳樸的女人根本不理解兩人之間的矛盾,只知道丈夫每天都在數落著兒子的不是,失蹤多年的兒子也不像以前那樣單純。 

 這一爭執不知不覺間就來到了午後,荀攸是理解王弋顧慮的,可他卻沒有任何解決辦法。大漢崇尚孝道,荀攸就是有辦法也說不出口。 

 “唉……主公,當斷則斷啊。”這是荀攸能給出的最好建議了,若是換位思考,他不會比王弋做得更好。 

 王弋沉默的看著地圖,手指一下下點在桌面上。荀攸並沒有說服他,他現在必須要想個藉口說服自己。 

 良久之後,王弋終於憋出了一句話:“公達,壺關和壺口關……你可有破解之法?” 

 現在看來,當初沒有第一時間收拾上黨郡真是一個巨大的決策失誤。上黨這個地方人多城多,是幷州主要的聚居地之一。而它的治府長子位置又很特殊,北有壺關,東有壺口關,無論哪個方向進攻都十分困難。 

 荀攸聞言卻鬆了口氣,只要王弋願意打上黨就好。只要解決掉上黨,未來攻打曹操就不再只有虎牢關一條路,選擇會多很多。 

 思考片刻,荀攸給出了答案:“主公,若是我守上黨,我會遣一員將領鎮守壺關,一員將領鎮守壺口關,大軍駐紮在屯留支援。如此一來,只要在發鳩山和羊頭山上個派數千兵馬駐紮策應長子,上黨將無人可破。但這一切都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上黨郡的存糧一定要夠多,否則即便有天險也是徒勞。一旦糧草耗盡,這二山二關的防線就不是保護他們的屏障了,而是埋葬他們的棺槨。” 

 上黨郡 

 “可他們若是從河東調糧呢?” 

 “那不正好嗎?沿汾水一路向南,安邑十日可破!” 

 荀攸非常自信,他研究過李樂那幾個人。那些白波黃巾和投誠了的黑山黃巾不一樣,黑山黃巾最主要的訴求只有一個,那就是活下來,如果身份能被洗白那就是最好的結果。 

 可白波黃巾中無論是李樂還是楊奉,他們的訴求就是出人頭地,就是想要有一番作為。可惜他們的才能支撐不了他們偉岸的理想,破綻必會出現。 

 對於荀攸的判斷王弋還是認可的,況且梁習種田是一把好手,打仗同樣不含糊,防備南匈奴綽綽有餘。 

 想到這裡,王弋寫下了自己的命令。命令關羽秘密屯兵離石,同時派一員偏將佯攻壺關,張燕率軍從冀州出發佯攻壺口關,同時給上黨郡壓力。 

 偏將的人選王弋猶豫了很久,他現在手上最好用的偏將是朱靈。而且朱靈就在幽州,只要一道命令就能去幷州支援。 

 但是軻比能來投誠的時候給王弋帶來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鮮卑一個叫育延的大部族首領蠢蠢欲動,似乎在計劃著什麼。 

 這麼以來鎮守代郡的朱靈就不能輕動了,王弋有些無奈的問:“公達,你覺得誰來主持這一路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