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338章 遼東之戰(五)

 如果張遼在這裡,一定會千萬要小心,注意防範! 

 推倒長城這種計策絕對不是蹋頓這種腦子能想出來的,做這種事情的意義也絕不僅僅是摧毀漢人的信心。 

 胡人聯軍已經兵臨城下,還沒有開打的唯一原因就是雙方還沒有搞清楚對方的戰略意圖。 

 聯軍包圍受降城後分出了多支騎兵在草原上游弋意義不明,徐榮給予張遼的命令就是盯住這些人,弄明白他們到底想要幹什麼,最好是能在絕對優勢的時候吃掉其中一部分。 

 可別看張遼的兵力不少,這項任務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扶羅韓的鮮卑還沒有清剿乾淨,他只能讓熟悉鮮卑人的軻比能繼續這個任務,他自己則帶著對草原很熟悉的房安寧等漢人部隊進行追擊。 

 張遼沒有選擇分兵,除了讓一些斥候遠距離跟著以外,他自己則跟上了最大一股八千人的騎兵。 

 這些騎兵非常強悍,一人雙馬不說,看那些裝備應該還帶了甲冑。 

 張遼懷疑這些人就是傳說中的北匈奴鐵甲騎兵,由不得他不重視。 

 但這些都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是他現在跟丟了!八千騎兵在他眼皮子底下消失了,這麼大一支軍隊誰知道會幹出怎麼樣的可怕事情。 

 張遼此時就在白狼,他懷疑匈奴人在夜晚悄悄起身,快馬疾馳脫離了他們的跟蹤。 

 他的推測是匈奴人可能看上了高顯,準備去劫掠一番充實軍資。 

 張遼還不知道長城被推倒的事情,要是知道一定會轉頭過來支援,那些匈奴人肯定想要進入長城沒跑了。 

 也不能說張遼猜錯了,可惜只猜對了一半。 

 匈奴人確實有一支軍隊奔著高顯去了,但是隻有不到兩千人馬。剩下的人在白狼附近饒了一個弧度,準備攻入幽州作戰。 

 蹋頓和胡人聯軍有勾結,聯軍給他的任務有三個: 

 第一,奪取丘力居的部族。 

 第二,推倒遼西長城。 

 第三,攻下土垠做為奇襲部隊的前沿補給站。 

 沒錯,蹋頓包圍土垠並不是因為鮮于輔在那裡,土垠也是他的目標,只是他有些廢物,沒能成功罷了。 

 重甲、重騎、高傲的性格、永不衰敗的士氣; 

 鐵甲、靈敏、眾多的人數、數百年間的仇恨。 

 雙方几乎站在了相同的起跑線上,統帥的能力將是決定這場戰爭勝利至關重要的條件。 

 有趣的一幕出現了,鮮于輔不知道匈奴人要來,匈奴人不知道鮮于輔現在的實力跟他們差不多。 

 雙方的統帥對於彼此都是神秘的,決定遼東命運的戰爭將要開始了。 

 這大概就是戰爭的魅力吧。 

 殘忍、痛苦、淒涼、哀傷……戰爭伴隨的詞彙基本上沒有一個是擁有美好意義的,可人們對戰爭的痴迷到達了一個可怕的程度。即便無法體驗,也是分嚮往。 

 是可悲還是可笑,等到戰爭來到人們面前時,一切的答案終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