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367章 拆分高顯

 王弋並沒有教黃月英太多東西,用發電機讓黃月英感受了一下電流,再用鐵粉和磁鐵展現了一下磁場後,王弋只是教了幾個最初級的電磁學公式就將發電機和磁鐵送給黃月英自己玩兒了。 

 做為一個理工男,王弋很清楚對於物理來說一到一百很輕鬆,困難的是零到一以及一百到正無窮。 

 王弋也不著急,黃月英才多大,慢慢學吧。 

 叮囑了一下黃月英暫時不要造更大的發電機以及有什麼問題可以託諸葛亮問他後,王弋就不管得到新玩具的黃月英了。 

 他和浦沅商議了一下劍的問題,浦沅倒是好說話,給出的基本上都是些技術上的疑問,比如那些花裡胡哨的劍格以及是否要為一些劍加裝劍鞘之類的。 

 對此王弋進行了一一講解,他叮囑外形一定要好看、大氣、突出特點但不能過於花哨。無需追求極限的劍身材質,不過劍身的動態和靜態平衡一定要做得完美,重心一定要做好。 

 而且看著看著圖紙,王弋忽然發現了一個問題。正統的劍隨著朝代的變化外形變化的其實非常大。 

 漢劍的劍鐔一般都是一個圓柱體或者圓盤,只有一些低級的劍劍鐔才會製成圓環。 

 可是到了唐劍之後劍鐔就逐漸被圓環取代了,雖然考慮到重心問題,唐劍不需要過於重的劍鐔,可是帶個小圓環對於王弋來說真的很有用。 

 王弋想起了《隋書》中記載隋朝對劍穗進行了非常詳細的等級劃分,不同的爵位佩戴劍穗上的裝飾玉是不同的,他是不是也可以這麼做? 

 隨即王弋便在一些非環形劍鐔上標註了一些開孔的位置,不過都是文劍,武劍能不能這樣做他還需要回鄴城後找個懂《禮》的人問問,反正他不準備自己搞了,太麻煩了。 

 交代完浦沅,王弋一行浩浩蕩蕩走向了他在遼隊的最後一個目的地——水泥加工廠。 

 水泥雖然被研製出來了,可王弋並沒有吩咐量產,這個東西他必須要好好規劃一下才行。 

 對於王弋來說,有多少水泥都不夠用,所以加工廠只會更大、更多,問題是生產水泥對環境的破壞力實在是太強了,他不可能在自己老巢裡瞎胡搞。 

 而且現在加工廠裡都是些技術人員,一應的防護措施也是個大問題。 

 巡視了一圈,王弋發現陳滿在這方面做得還行,至少比他考慮得要周詳許多。無論是水源、風向、場地還是周圍環境都考慮了進去。 

 王弋立即給陳滿寫了一道手令,告訴他在遼西郡選定五個地方,選好後拿著手令直接去找田疇,讓他發佈告示全州招募工匠建造五個水泥工廠。 

 王弋並沒有刻意將水泥廠列為保密項目,其實沒什麼必要,研發雖然很困難,但是復刻實在是太容易了,沒什麼成本的,只要派人混進去看兩眼就懂了。 

 他也不在乎會不會被別人學會,一來其他人不一定有他這種製造體量,二來他還有攻城利器。 

 炸藥包搞不了不要緊,麥子是白種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