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552章 果斷的郭嘉

 一時間劉曄覺得自己過於保守了,多年的磨礪竟然讓他在不知不覺間失了銳氣。 

 可劉曄真的只失了銳氣嗎? 

 荀攸卻不這麼看,他的眼神在兩人之間遊走了一遍,就斷定了這次兩人的交鋒劉曄輸了個乾乾淨淨。 

 事實證明劉曄的眼光真的不如郭嘉,劉曄只看到了夫餘,而郭嘉卻看到了全局。 

 時間,時間很重要。 

 王弋現在缺少的就是時間,對北方一眾小國必須快刀斬亂麻,絕不能拖沓好幾年,畢竟中原的情況瞬息萬變,王弋的重點還是在中原。 

 荀攸此時同樣選擇了沉默,默認了郭嘉的計策是可行的。 

 一眾臣子將目光看向了王弋,等待著王弋的抉擇。 

 可奇怪的是王弋似乎並不著急抉擇,反而一言不發坐在王座上揮了揮手示意郭嘉坐下,似乎是在等待什麼。 

 臣子們也不敢質問,有人想要找個藉口用其他的問題來打破這份安靜,卻被王弋用極為犀利的眼神制止,只能陪著王弋耗在這裡。 

 等啊等,從上午等到了中午,由於飢餓導致很多人的胃發出了憤怒地咆哮。 

 按照往常慣例,這個時候王弋都會給他們安排飯食,吃飽之後繼續商議。 

 可今天王弋卻無動於衷,一直沉默地坐在那裡。 

 直到過了午時,一個人踉踉蹌蹌跑進王宮,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向侍衛請求面見王弋。 

 侍衛稟告給王弋後他有些激動,特意坐直了身體讓侍衛將人領進來。 

 來人是鄭玄地兒子鄭益恩,他捂著胸口緩了半天才說道:“殿下,成了!” 

 成了? 

 什麼成了? 

 群臣一臉懵逼,王弋卻露出了笑容。 

 終於成了,鄭玄並沒有讓他失望。 

 “文遠。”王弋遞給呂邪一個盒子,對張遼說道:“去整備友軍,隨時準備出戰。” 

 “喏。”張遼上前鄭重地接過了虎符。 

 可這時候群臣不幹了,人主也不能在這種事上瞞著他們啊! 

 劉曄起身行禮問道:“殿下,發生了什麼事讓殿下如此倉促出兵?” 

 “什麼事?當然是好事。益恩,你來說說吧,哈哈哈……”王弋大笑著起身,向後宮走去,只留下了一臉懵逼地群臣。 

 “喏。”鄭益恩行了一禮,目送王弋離開後才緩緩說出發生了什麼。 

 其實沒發生什麼大事,只是夫餘人今日和鄭玄展開了辯論,討論了那個他們早已準備好地問題。 

 可惜他們以為這是一場開卷考試,殊不知他們面對地並不是考生而是考官。 

 鄭玄從一開始就在研究這個問題,夔音寺中辯論的材料依據有不少都是他親自寫的。 

 面對從各個方面都全面碾壓地鄭玄,夫餘人一敗塗地,連一點兒機會都沒有,這就更能證明漢人要比其他民族強大。 

 不過他們也不是沒有收穫,鄭玄見他們這些小國竟然有那麼多高論,十分愛惜他們地才能,贈與了他們許多典籍,希望他們能夠認真研習。 

 這便是王弋等的機會,收了鄭玄的書,夫餘人可就沒有理由繼續賴在鄴城不走了! 

 今天去了醫院,明天補,萬分抱歉。 

 人們都喜歡用養不熟的白眼狼來形容忘恩負義,事實上狼是可以養熟的,而且並不困難,反而是溫順的羊才是真正養不熟的生物。 

 羊沒有感情也並不溫順,無論養育了多少年,在它需要的時候都會毫不猶豫地進攻自己的主人; 

 羊和可愛也沒什麼關係,無論毛茸茸的外表多麼牽動人心,可一旦與它們的雙眼對視,會讓所有人覺得不寒而慄; 

 羊更不是草食性動物,至少不完全是,它們吃肉,而且從不拒絕吃肉。 

 很多人都覺得國與國之間只有純粹的利益,其實這種利益關係只存在於雙方平等的前提,只要利益足夠大,也是可以買來忠誠的。 

 但是大國對於小國更像是養羊,大國給予足夠的草料等待著羊肥,到時便可以收穫骨肉皮毛;小國則會在合適的時機狠狠撞它主人一下,只是因為它需要。 

 王弋養了十來年的夫餘並沒有對他感恩,當諸連伯父女的死訊傳回夫餘後國內一片譁然。 

 他們認為是王弋派人殺了諸連伯,這是一起非常嚴重的外交事件,夫餘人群情激憤,聯合起來到王宮前請願,希望夫餘國王派人向王弋討個說法,王弋對此事必須有個交代。 

 這是一種很可笑的言論,王弋竟然需要給一個小國交代,這個小國還就在他地盤的旁邊。 

 可夫餘人並不覺得可笑,他們自認為自己抓住了王弋的命脈,甚至提出瞭如果王弋不予以說明,他們就停掉夫餘對王弋的藥材供應。 

 當這種言論出現的時候可笑其實就已經變成可怕了,百姓們是不會用這種事來威脅的,他們想不到也不敢想。 

 藥材生意是他們改善生活的根本,哪怕被夫餘貴族層層盤剝,生活至少要比互市沒開之前好上太多。 

 這種無腦的言論只會由夫餘貴族提出來,因為他們根本不會停止和王弋的藥材生意,民間這麼一鬧,他們正好可以以此為藉口抬高藥材的價格,藉機大賺一筆。 

 然而這種言論真的無腦嗎? 

 事實上就算是貴族也不敢得罪王弋,他們很清楚自己的鄰居是怎樣一尊龐然大物,可他們依舊這樣做了,那就只能說明他們背後還有人。 

 會是誰呢?當然是夫餘國王。 

 夫餘國王對王弋不滿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為王弋並沒有實現當初的承諾。 

 曾經王弋答應夫餘人會賣給他們武器,可是武器變成了外交場合的禮物,夫餘人除了生活用品以外交換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如今夫餘正在和高句麗開戰,而夫餘人處於劣勢,夫餘國王便將失敗的原因歸咎於王弋的毀約。 

 不過他也知道王弋的強大,平常除了敢怒不敢言以外沒有任何應對措施,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機會他當然不會錯過。 

 他要讓王弋看到夫餘人的決心,想要用外交手段逼迫王弋妥協。 

 不得不說,這一手政治手段真的非常非常高明,能成為國王的人註定不是徒有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