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大腸 作品

第八章:伏牛村

 楊岱打算去巫溪山下的伏牛村裡的投宿,伏牛村離巫溪山不遠,也就三里路程,很快就到了。

 伏牛村位於巫溪山西側,村民大多靠著種田,砍柴為生,家家戶戶都有幾畝薄田。

 這裡因處於巫溪山西側,土壤較溼潤,因而糧食產量比其它村子稍微高那麼一點,但因靠天吃飯,所以農民收成普遍不好,甚至連養活自己都做不到,每年只能夠勉強餬口。

 這些年來老皇帝越來越老邁,沉迷煉丹長生,不說十稅九收,對於政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雲州是下州,地理偏僻,各郡府都缺錢,更不要說農業了,農民們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不管怎麼樣,能夠填飽肚子就行。

 楊岱此次便要去伏牛村的村東頭找顏老七,在他家借宿。

 顏老七與楊岱算是忘年交,顏老七膝下還有一個孩子,名叫顏卿,是一位讀書人,年僅二十一便在鄉試之中拔得頭籌。

 考取了舉人功名,現居在伏牛村務農,等到明年春闈之時,入京再考。

 大齊讀書人想要做官要參加科舉,分為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鄉試考試合格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

 所以鄉親們又送了顏卿一個雅稱:

 “顏解元”

 會試是舉人春天的時候在京畿參加考試,考試合格者為貢士,第一名為會元。

 殿試是由天子親自主持的進士考試,分三甲第一甲三人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賜進士及第。

 第二甲人數若干第一名稱傳臚,賜進士出身。第三甲人數最多賜同進士出身。

 所謂六十老童生,七十少秀才,讀書人想通過科舉入仕途太難了,像顏卿這般僅二十一歲便是舉人,已經可以稱讚一句文曲星下凡了。

 若是考不過的話,朝廷還可以免費的發放絲綢絹帛作為回家路費,第二年進京趕考的時候,還可以發放二十兩銀子作為路費。

 二十兩銀子夠一個普通的農戶人家生活一年半了,當然不用想也知道,地方官員層層剋扣,能給的絕不會超過十兩。

 顏卿雖然是舉人,卻沒什麼背景,在鄉試上過關後,便在家賦閒著,畢竟要秋收了,家裡不可能養閒人的。

 伏牛村緊挨著春荷山,翻過春荷山便是雲中縣,倒也是一個歇腳的好去處。

 春荷山原本是春水夏荷兩座大山,只因三百年前荒州妖族不惜陳兵百萬妖兵,意圖入侵中原。

 路過雲州巫溪山時被一位遺世獨立,身著紅衣軟甲的女子孤身一人擋住,一劍破甲五千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