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小姨子 作品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正國陪沈飛過春節!(5,求自動訂閱)

 然而,隨著主人公的成長與變化,我們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高唱理想的青年

逐漸死去,取而代之的是被市場邏輯塑造的成年人。在這背後,是開放後市場體系與新自由主義思想的高度融合。

 後來延續《將愛情進行到底故事的《奮鬥,逐漸內化了新自由主義市場邏輯與全球資本主義體系。

 發端於港島地區無線衛視的《金枝欲孽及其隨後氾濫的國產宮鬥戲,更是以借古諷今的方式,將你死我活的新自由主義叢林法則演繹得淋漓盡至。

 零一年,彎彎地區根據東瀛漫畫改編而成的電視連續劇《流星花園引發轟動,在整個東亞造成東亞萬千青少年狂熱追崇偶像的亞文化現象。

 這是一個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里“灰姑娘與王子”的校園愛情故事,不過灰姑娘與王子之間的貧富差距被刻意淡化,經過精緻改裝後變成所謂的“校園愛情”,並以“外貌至上主義”原則搭配男女主角。

 《流星花園打開了一條通道,讓底層民眾得以窺見上流人的生活,同時這種“跨階級”的愛情也為年輕女性提供了一個想象空間,暗示她們對愛情可以擁有無限遐想。

 富家子弟和白領精英的角色在熒屏反覆跳躍,佔大夏人口絕對多數的農民和工人,在電視上始終不見他們的身影。

 法國當代社會學家皮埃爾布爾迪厄在《關於電視裡問道:“誰是話語的主體?”

 零二年,農村題材的電視劇只佔省級衛視播出的電視劇總量的百分之二不到,專業化頻道五花八門,但在其中會發現鋪天蓋地的“都市頻道”卻沒有為農民等群體開設專門頻道,大多數頻道只迎合城市消費者的生活方式。

 也有幾部劇成為例外。

 同樣是講述北漂青年故事的《上車,走吧,比後來的《奮鬥遠遠要更真實。

 對了,那部戲的主演是黃勃。

 二零五年播出的《生存之民工尺度更大,更尖銳,更驚心動魄。

 以至於二零一三年重播時,不得不大量刪減內容,甚至把名字也改成了《春天裡。

 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工,擠在大城市簡陋的工棚裡,三更燈火五更雞,起早貪黑勞苦工作,卻拿不到一分錢。老闆推三阻四,無奈之下,他們只有集體追討,迎接他們的卻是無恥的威脅和恫嚇。

 他們想盡了辦法,有工人不顧危險追上了老闆的麵包車,結果被其手下打得手破血流。

 面對心狠手辣、詭計多端的老闆,他們毫無還手之力,許多人因此而家破人亡。

 在當時,各大衛視頻道帝王戲說、諜戰傳奇、狗血雷劇風行,這一小幫人帶血的吶喊,很快就被淹沒在一派鶯歌燕舞、昇平景象中。

 包括緊隨其後的《鄉村愛情,從最開始關注和切實反映東北黑土地年輕農民的日常生活和農村社會生態,到後來續集越來越庸俗化,脫離現實,“湊集數”痕跡日益明顯,甚至開始胡編亂造。

 而都市劇方面,經過前些年的沉澱以及社會的急劇轉型,終於爆發出了一朵奇葩之作。

 千禧年以後,官商勾結所構建的超穩定結構,已在很大程度上阻塞了正常的社會流動機制,社會與階級的對立空前嚴重。

 《蝸居應運而生。

 它體現了大夏城市中產階級身份認同後的焦慮和壓力。

 短短四天,這部劇就創下收視新高。

 城市中產階級是一群深受廣告主青睞的消費者。

 路虎汽車在《蝸居中就植入廣告:宋思明告訴海藻,路虎就是男人的腿,我覺得它是車裡是最好的一款,這開車的男人,有血性的,都希望有一輛路虎。

 不出所料,第二年路虎銷量暴漲,增長幅超過百分之一百。

 但是,大夏的中產階級卻是個偽命題。

 的確,大部分白領與下崗工人和失地農民不同,因為他們擁有一張大學文憑,從而可以得到一份體面的工作。

 可這張文憑不過是大學擴招後帶來的附屬品,他們多數本質是轉型社會下的“新窮人”,當他們深深憧憬著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時,結果無論在物資還是精神上,都日益貧困。

 對住房私有產權的嚮往,使他們寧願選擇逆來順受並內化社會分化現實,成為房奴一族。

 就像劇中女主角海藻,身為城市年輕白領一族,卻選擇成為別人的情婦,只是為滿足她姐姐在大城市裡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房子的願望,同時也如願以償過上了她一直嚮往的奢靡的生活。

 嚐到甜頭的盛海衛視,從二零一一年下半年開始,確立頻道黃金劇場的定位是“承接新銳和都市”,各大電視臺紛紛效仿,都市劇瞬時如過江之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