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子鳴 作品

第十四章 烈日當頭 除草助苗 水田薅草 小咬騷擾

芒種以後

 大地經過春雨的滋潤,種子破土發芽,雨水澆灌著黑土地,秧苗很快就長起來了。

 滿眼望去,綠油油的田野,齊刷刷的幼苗,很是惹人喜愛。為了保正幼苗的成長,就要除草荐苗。

 第一次拿起鋤頭是去西山鏟地。

 那天豔陽高照,天高雲淡。我們跟著打頭的,肩上扛著鋤頭,往西山玉米地走去。

 鋤頭,是生產隊到鎮裡的供銷社買的,每人一個,自己動手安鋤槓,不會安的就找老鄉弄。

 安鋤槓也有說道,一定要找重量輕還結實,粗細合適木杆來裝。

 鋤頭要用磨石磨快了,最好像刀一樣,還要磨亮鋤板。這樣鏟地的時候鋤板不會沾土,鋤頭就輕,薦苗也快。

 我的鋤槓,是我自己在山上找的抱馬杆,它重量輕,還很結實。自己動手安上去的,並把鋤板磨得飛快。

 到了地頭,一字排開,每人拿一根壟,打頭的在前面鏟,我們跟在後面。

 鏟地時,要把鋤頭儘量地往前伸,鋤板緊緊地貼在壟幫上。雙臂伸直,側身、略向前傾,使勁往後拽。先鏟兩幫,再鏟壟臺,還要用鋤尖薦苗。

 玉米苗,一穴長出三到四顆苗,要求留下一顆壯苗。

 開始時,鋤頭到苗跟前還要想著,留下哪一顆,殺掉哪一顆。所以,鏟的很慢,總是落後,跟不上大幫。

 你看吧!社員一夥,知青一幫。人家都到地頭,轉身拿另一根壟往回鏟了。我們才鏟到一少半,跟不上趟啊!手眼腦配合不好。這可不是一天練成的。

 鏟了一上午的地,中午收工回到集體戶,大家都躺在炕上休息,午飯都不想吃了,手臂都抬不起來。

 但是,大家吃完午飯,還是堅持下午上工,沒有一個不去的。

 就這樣,堅持一週左右,就挺過去了。再鏟地,胳膊也有勁了,不過,還是攆不上社員。

 人家歇氣了,我們還在幹,我們連歇氣的時間都沒有。

 到中午要收工的時候,老鄉們從地頭上幫忙接接壟,為的是大家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