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子鳴 作品

第十四章 烈日當頭 除草助苗 水田薅草 小咬騷擾

 有一天早起出工,到南山崗薦玉米苗,因為玉米苗長的高,用手就可以薦苗。

 到了地頭,每人拿一根壟開始薦苗。只見打頭的一溜小跑到地頭了,那速度比走路還快。

 而我們才開始,低頭看著一墩玉米苗,心裡還在想薅哪顆,還得現尋思。人家是,眼睛始終往前看,手到直接薅。真服了!

 鏟黃豆跟玉米不一樣,黃豆不是穴種。是不規則的一趟,老農管這種播種方法叫,羊拉稀。

 城裡人肯定是沒有見過,羊拉稀是什麼樣子的。羊糞蛋就是指甲那麼大的小球,它邊走邊拉,後面就留下一趟不規則的小糞蛋。

 因此,鏟黃豆,開苗,要左右開攻,走之字形路線,這樣錯開有利於秧苗的成長。

 穀子的播種方法,跟黃豆一樣,只是播種密度較高,不能用鋤頭開苗,而是,用手或是小扒鋤開苗。

 小扒鋤,就是一種手拿的小不點鋤頭,外型跟大鋤頭一樣,專門用來開穀子苗的一種農具。

 這是一個非常累的活,你得府下身去,用手一點一點薅。時間長了也不行啊!於是,就蹲下薅。還有拿小板凳坐著薅,更有甚者趴著薅,總之,是什麼姿勢都有。

 這個農活,一般都是婦女,或是半拉子幹,我只體驗了一次。雖說不是重體力活,但是,我的體驗是,比重體力活還要累。

 在農村,一般都要鏟三遍地,最後一遍也叫放秋壟,那時,玉米長得有一人多高了。

 有一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早晨氣溫適宜。隊裡安排我一個人到南崗地去鏟玉米,進了地裡,才能感受到什麼叫密不透風。

 接近中午,鏟到地中間時,就跟桑拿房一樣,汗水嘩嘩地淌啊!穿的上衣都溼透了,熱得實在是不行了。等我鏟到地頭時,就把身上的蘭布掛脫了下來,光膀子幹。這下到是涼快點,可是,身上手臂上被苞米葉子給拉的一道子一道子的。

 原因是,苞米葉子的邊緣有細小的鋸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