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生子當如孫仲謀,19歲的孫權是怎麼一步步成就帝業的

 我們也要記住,自己的東西自己不去維護和爭取,指望誰呢?

 “善於權謀”

 孫權能夠成就帝業,還在於他善於權謀,懂得變通,有足夠的耐心。

 劉備借荊州,一借就不打算還了,留下關羽像釘子一樣釘在那裡。孫權忍住了,只抗議,不動真格,因為還有曹操在旁邊虎視眈眈,而且孫權還想拿下合肥,把長江下游控制住,需要聯合劉備一起抗曹。

 等到關羽水淹七軍,殺了龐德,抓了于禁,眼瞅著就要拿下襄陽之時,孫權急了。他向曹操靠攏,派人抄了關羽的家,砍了關羽腦袋,把整個荊州納入懷中。

 他知道這中間的風險,所以教導將士們說“夫存不忘亡,安必慮危,古之善教”。他一邊送還於禁,向曹丕稱藩,希望聯曹抗劉;一邊積極備戰,啟用陸遜等人。結果一把火燒得劉備葬送了無數精兵強將。

 為什麼孫權敢冒險殺關羽?因為荊州是他的核心利益,劉備已經觸犯了他的底線了。該出手時就出手,一出手就越打七寸,不給任何機會。這就是孫權的高明之處,說起來簡單,但其中的審時度勢和果敢是真正的難處。

 “利益至上”

 把劉備打的那麼慘,孫權又擔心劉備被曹丕吃掉了,跑去和劉備恢復外交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他是清楚的,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熬死了曹操,間接乾死了劉備,江東集團在孫權手上已經形成了佔據三州,可進可退的大好局勢。集團內部,利益分配的比較均衡;集團外部,三家誰也奈何不了誰。

 “遵循規律”

 在小弟們的強烈要求下,孫權登上了帝位,他也知道不當這個皇帝,手下人怎麼加官進爵呢?這是一個牢固的利益共同體。

 到了一定程度,就要做相應的事情,這是規律,你不做反而受反噬。很多人談個戀愛幾個月手也不牽一下,女孩子要跟他分手,還在問為什麼。更有人談個七八年,就是不結婚,人家不跟你分手,等什麼呢?我們搞投資也是一樣,市場規律在那裡,就不要總想著自己特殊,運氣會好,就是違背規律,最後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