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天水姜維,十一次北伐,蜀漢最後的骨氣,是他嗎

 再說曹魏坐擁九州,連東吳都是佔著荊州和江東,只有蜀漢就這麼點地方,沒法比。

 大家同樣不打仗,同樣發展,最多十年,你就完全沒有打的必要了,因為別人體量大,你胖一斤,人家胖十斤。姜維要打,耗不起,不打更耗不起,只能寄希望于軍事上的勝利,打開封鎖,得到更多資源了。

 最後說說姜維以身殉道值不值?

 姜維的失敗是註定的,一個來自天水的外來戶,又沒有夏侯霸那種皇親國戚的身份,唯一關照他的諸葛丞相也不在了,在益州派和荊州派的鬥爭中,他只是個棄子,最後也不得不躲在沓中苟安。

 這就是很多人說為什麼姜維不殺了宦官黃皓,不聯合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的原因。你沒看黃皓還想著廢了姜維立閻宇為大將軍呢,人家閻宇是實打實的荊州派。

 一個降將,為了報答丞相的知遇之恩,身死族滅。在人生最後的時刻,忍受著膽大如石的痛苦,還在努力使社稷危而復安。他值嗎?

 郤正在書中記載姜維,家無餘財,內無侍妾。夠吃、夠用、夠穿就可以了,姜維不圖享樂。

 從世俗的角度看,姜維是不值的。

 但姜維說值,為趙雲第一次相遇時的眼神,為丞相得一鳳凰時的喜悅,也為沒有辜負自己一生的信念。

 忠心不代表是親信,親信的也不說明忠心。姜維和後主,談不上親信,但他絕對是最忠心的那個,他忠的是丞相的遺志,也是先主匡扶漢室的大旗。

 姜維也許沒有人們說的那麼好,那麼強,但他成為情感的寄託,成為一種力量,恰恰是人們給自己的答案。

 這個世界總會有奇怪的事情發生,這本身不值得關注和驚訝,但當人們都習慣了怪事,都見怪不怪時,往往就是不正常的開端,反而要重視,所以我們要重視那些負面的東西。

 時代變遷,風雲變幻,中華民族的精神理應世代相傳,文明是力量,文明也是永不磨滅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