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張郃,曹魏江山的最後屏障

 張郃,字儁乂,河間郡鄚縣(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

 張郃的經歷比較坎坷,三易其主,從結果來看,他主公有多牛,他就能展現多牛的力量,屬於遇強則強型。

 黃巾起義張郃報名參軍,但他應該不是小兵,而是小官,後面當到了韓馥的司馬。

 從這點來看,張郃應該還是出身不錯的,不然就只能從小兵幹起了。後來韓馥把冀州讓給袁紹,張郃自然跟著成了袁紹的手下。

 在韓馥手上只能打打黃巾軍的張郃在袁紹手上開始爆發。對陣公孫瓚,張郃展現了強大的能量。

 公孫瓚可不是好惹的,雖然說最強大的白馬義從不是被張郃收拾的,但其他的收拾了不少。所以儘管不是袁紹的心腹,但他也因功成為寧國中郎將。

 張郃到底有多牛,為什麼能成為曹魏最後的屏障?我們一起來看看。

 官渡之戰,張郃顯現出很強的大局觀,具備了獨擋一面的素質,可惜袁紹不能用他。

 他先是和袁紹說,我們佔據優勢,只需要固守,然後派騎兵切斷曹操的後期補給線,曹操就崩潰了。袁紹覺得直接打也能贏,沒有聽眾張郃的建議。

 張郃又對袁紹說,曹操的精兵會攻打淳于瓊,如果淳于瓊敗了,就大勢已去。可惜袁紹對這個轉投過來的將軍還是不夠信任,而是聽從郭圖的意見,最後曹操火燒烏巢,袁紹的江山逐漸崩潰。

 因為郭圖對他的詆譭,讓他害怕被袁紹清算,就去追隨曹操。

 他的到來曹操很高興,用伍子胥、微子、韓信來形容他,哪怕沒有任何表現也直接封為偏將軍,都亭侯,還讓張郃直接掌管部隊,跟著攻破了鄴城。

 從此張郃在曹操帳下,光芒更加耀眼。

 跟著曹操進攻袁譚,率兵圍雍奴,大破敵軍。

 征討柳城,作為先鋒,和曹純的虎豹騎一起衝鋒陷陣。

 白狼山之戰,張遼建議曹操主動出擊,大破烏桓,站在張遼身後的就是張郃,他也因功升任平狄將軍。

 後面征討東萊,管承,陳蘭,梅成,都打贏了,這個時期他一直充當著張遼的副手。

 渭南之戰,張郃跟著曹操,打敗馬超,韓遂,又帶人包圍安定,逼降了楊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