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從司馬懿家族用關係網編織出一個帝國,看到了什麼

 司馬家從司馬懿的高祖司馬鈞開始就居住在河內溫縣孝敬裡。那司馬懿又怎麼會成為汝潁集團的領軍人物呢?

 應該說是司馬家族幾代人編織的關係網,在司馬懿身上開花,司馬炎身上結果,最終以晉代魏。

 司馬最早是官職。周宣王時期,程伯休父為大司馬,他的後代就用司馬為姓氏。後面怎麼變遷不得而知,但司馬鈞確是實打實的東漢徵西將軍,秩中二千石,大官一個。

 在東漢將門地位不高,士子們瞧不起,只有經學才被社會推崇。司馬鈞家中沒有傳世經卷,怎麼辦?讓他兒子司馬量拜師學,學不深沒關係,學點皮毛,搞個諸生身份,關鍵是和儒生們混個臉熟。

 這波操作有沒有用?有的。司馬鈞的兒子司馬量當上了豫章太守,這是個文官,你看由武入文了。

 司馬量的兒子司馬儁官至潁川太守。司馬儁的兒子司馬防官至京兆尹。連續三代太守,看來已經徹底為士族接受,成為其中一員了。

 司馬家關係網就是從司馬懿的祖父司馬儁開始編織的。

 從司馬儁開始,司馬家就矢志不渝的編織三張網,政治網,同鄉網,姻親網。

 政治網

 政治網是司馬家編織的第一張網。

 這張網的源頭在司馬儁手上。按照漢代官僚制度,太守手中的權力很大,握有察舉和徵辟兩張王牌。司馬儁任潁川太守,潁川不是他老家,他沒有家族利益要照顧,那麼手上的指標給誰呢?

 潁川三個最大的士族,荀氏、鍾氏,陳氏。

 荀氏老祖宗是荀子,儒學世家。司馬儁為太守時,荀氏當家人荀淑被世人稱為神君,在士子中地位極高,李膺等人都是他學生。

 荀彧死前沒有將士族領袖交給荀氏子弟,而是司馬懿,可見他對司馬懿的重視和認同,整個荀家在荀彧去世後,就已經完全倒向了司馬懿。

 鍾氏以世善刑律著稱,早在西漢時期鍾元就官至尚書令領廷尉,成為全國最高司法審判機構的長官。此時的當家人是鍾皓,門徒數千人,雖然不肯出仕,但仍是士大夫追捧的人物。

 曹仁死後,鍾繇任太尉,對司馬懿掌軍權作用很大。

 陳氏不是世家,但當時的家主陳寔,自己就開宗立派了,他死的時候三萬人參加葬禮,被後世認為是潁川陳氏之始祖,他的後代建立了南北朝時的南陳。

 陳群的職務一直在司馬懿之上,直到去世,他不但沒有打壓司馬懿,還始終幫他,兩人同為太子四友。

 治下有這樣三尊大佛,司馬儁心中只有狂喜,司馬家由將轉士,得到他們的支持,就順理成章了,至於籌碼就是察舉和徵辟三族士子。由他察舉和徵辟的士子,還成為他的門生,關係網就成了。

 將這張網發揚光大的是司馬防。

 司馬防最關鍵的位置就是洛陽令和京兆尹,而他最成功的政治投資就是舉薦曹操任洛陽北部尉。

 曹操早年因為閹宦之後的身份,並不為士大夫們看重,而司馬防能在他二十歲的時候舉薦他任實職,恩情很重,所以曹操掌權後,司馬氏諸子皆得到任用。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下司馬氏的處世之道,深藏不露、隱忍、不參與派系之爭,誰看他們都是好人,都是自己人。

 都說司馬懿是狐狸,其實整個司馬氏遺傳的狐性,說他們是溫縣狐族一點不為過,當然他們有將門基因,所以不完全是狐狸,還具有狼性。

 完善政治網的是司馬懿。司馬懿知道曹氏對他不放心,所以並沒有主動提攜太多身邊人,而是培養一些潛力大的人留作後手。鄧艾、王基、州泰、王昶、郭淮、胡遵等人都手握兵權,為司馬家立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