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三國終結者,還是第一個同時進文廟和武廟的牛人

 羊祜建議發動滅吳之戰,可惜受到賈兗等人阻撓,始終沒能如願以償,直到他快死了,武帝才後悔。

 因為羊祜的推薦,我被升任鎮南將軍,要我爭取搞定襄陽城,為滅吳一戰做好準備。

 我鎮守荊州,修繕甲兵,第一戰就放在西陵,這個西陵可不是小說裡西陵神殿的那個西陵,而是東吳防守荊州的門戶。

 如果在以前,西陵是很難搞定的,陸遜和陸抗兩父子確實厲害,始終保持著精兵駐守,幸好他們全都死了。

 西陵交到張政手上,這也是個牛人,硬打也行,就是傷亡可能比較大。不硬打不代表不打,我以精兵偷襲西陵,要得就是速度,張政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輸了。

 當然張政輸,也只能是小輸,但我也沒想著能贏多少。突襲主要是抓點俘虜,再把俘虜送給東吳皇帝孫皓,我知道他的猜忌心很大,張政輸了不敢講,我來幫他講。一招“離間計”使孫皓臨戰易帥,張政被調走了,劉憲來了,小菜一碟。

 我三次上書伐吳,卻因這個那個原因,始終沒能成功。幸好還有王渾、張華等人發力,武帝終是同意,發兵二十餘萬。

 六路大軍齊發,我為西線指揮,攻克江陵,收荊州全境。勢如破竹,斬殺、俘虜都督、監軍十四人,牙門、郡守一百二十人。

 東吳從此成為歷史,這塊土地上只有一個統一的晉,聽說後面只要有人建國號為晉,就會被姓劉的推翻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天下一統後,武帝說要馬放南山,我不認同,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可惜沒人相信。

 相比打仗,其實我更願學祖父和父親,為治世之吏,所以多次請求辭去軍職,武帝也都沒同意。

 閒暇之時,讀書,作《左氏集解》,取左丘明之傳,以釋孔子之經。

 讀書為什麼?讀書是功利之本,功利之源,功利之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