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三國終結者,還是第一個同時進文廟和武廟的牛人

 我認為“文約而例直,聽省而禁簡”,只有極簡才更有操作性,要明白律令是不同的概念,律是用來定罪量刑的,令是指各種規章制度。

 最終《晉律》只有二千九百餘條,十二萬六千餘字。

 我當了七年度支尚書,相當財政部長,這年頭財政部長可不是管錢這麼簡單,得賺錢,怎麼樣讓國庫裡和老百姓口袋裡富裕起來,才是我的工作重點。

 搞好常平倉的興建、谷價的調整、鹽運的管理、建議施行籍田,錢袋子足了,天下就穩了。

 他們叫我杜武庫,說我像武庫一樣,什麼都會,腦子裡什麼都有。不過既然叫武庫,就要會打仗,我確實會打。

 打仗就是學以致用,是一門綜合學科。

 作為鍾會長史,跟著他去滅蜀。去之前,我就知道鍾會要死了,司馬昭看起來相信鍾會,其實已經在防,不然要我這個妹夫去做什麼?滿朝文武大部分人不同意伐蜀,只有鍾會堅定,而且他也有這能力。

 打贏了,他得死,功勞太盛,封什麼都不合適;打輸了,他好日子也到頭了,盛極必衰,衰了就回不去了。

 但我沒想到蜀國居然一下就沒了,鄧艾偷襲直接摧殘了蜀漢朝廷,皇帝都投降了,姜維還要幹嘛呢?拖著鍾會一起死啊?他確實做到了,鍾會、鄧艾都死了,這都在司馬昭的規劃中。

 武帝讓我鎮守邊關,任秦州刺史領東羌校尉、輕車將軍,說白了就是打那些胡人。

 本來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可惜我的死對頭石鑑成了安西將軍,是我的頂頭上司。

 河西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造反,石鑑公報私仇讓我帶著幾百人送死,我拒絕出兵,也跟他分析了形勢,建議在合適的時機再打,可惜他聽不進去,反而要殺我。

 真當我這個附馬是擺設嗎?八議之中,駙馬是免死的。只是可惜了跟著他的將士們,最後死傷慘重。

 蜀國滅亡,晉國代魏而立,剩下的只有孫吳了,解決了這個地方,天王就要一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