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李白,不得不浪漫的人生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三十歲的詩人想要隱居安陸白兆山,卻又不甘心。跑去終南山,想結交玉真公主,沒能如願,空煙迷雨色,蕭颯望中來,應該就是他當時的心境吧。

 長年分居,雖為太白婦,何異太常妻。在兒子李伯禽和女兒李平陽眼裡,父親是神秘的,因為更多的是聽父親的傳說而不是見父親的面。

 許氏死後,李白和南方女子劉氏在一起,這應該是詩人當時最大的慰藉了,雖然劉氏最終也離開了他。

 他將孩子寄養給一女子,後來和她在一起,又生下兒子李頗黎。

 最後娶宗氏,唐高宗宰相宗楚客的孫女,這位宰相的孫女,依然沒能幫他在仕途更進一步。

 在詩人漂泊在外,不斷寫詩獻賦,渴望得到當朝認可時,也想妻子也想家。心有柔情,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當然也想孩子,所以才有這句: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

 與賀知章把酒言歡,金龜換酒,詩人一曲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讓賀知章驚稱他謫仙人。

 在元丹丘、賀知章、玉真公主等人的舉薦下,玄宗皇帝終於忍不住要見一見這位下凡的太白星。

 李白四十二歲別南陵家人入長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意氣風發的他似乎看到了自己激揚江山的場景。

 唯一作為布衣詩人,得到皇帝推崇的,是李白。可皇帝只是欣賞他的詩才而非治世之才,所以他並非翰林學士,而是翰林供奉,就是皇帝養在身邊的有一技之長的人。

 嚮往王權又不向權貴妥協,嚮往自由又想要建立功業,偉大難以複製,詩仙更是如此。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長安三年,嗜酒不得志,落得個賜金放還。揮涕且復去,惻愴何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