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他是《琅琊榜》中梅長蘇的原型,但真實的他,能甩梅長蘇幾條街那麼遠

 進攻是陳慶之最大的戰術,在這戰術下,壽陽城投降,梁軍趁勝,拿下五十二座城池,俘獲男女七萬五千人。此後,陳慶之轉任東宮直閣,賜關中侯,總算混了個身份。

 看陳慶之這麼能打,蕭衍沉寂的心徹底迸發了。他又讓陳慶之假節,跟著大軍打渦陽。渦陽是淮北重鎮,北魏不想丟,讓常山王元昭率五萬人前去增援。

 梁軍畢竟很久沒打硬仗了,將軍們又都瞧不起下人出身的陳慶之,軟抵抗,說要以逸待勞,後發制人,就是不敢打。

 陳慶之決定給他們上一課,晚上他帶兩百人,就去魏軍大營,左右突殺,無人能擋,但畢竟人少,又退回來了。這一次出擊,不但把魏軍搞懵了,梁軍也都吸了口氣,心道這陳慶之還有有兩下子的。

 元昭怕了陳慶之,就修了九座營壘,慢慢和梁軍耗著,想著等天冷了,梁軍就撤了。這一耗真就到冬天,梁軍將領避開陳慶之商量著要回去過年,商量完就要收拾東西,結果發現陳慶之手持符節立於軍門。

 “我有皇帝密詔,持節督軍,有人要跑可以,頭留下,腳跑”這些將軍雖然出身名門,但也不敢對抗蕭衍的權威,索性撂挑子不幹了,你陳慶之行,你來。

 陳慶之來了,他集合部隊,又是夜襲。魏軍打了一年,放鬆了警惕,沒成想梁軍敢夜襲,連丟了四座營壘,守將王緯嚇傻掉了,這防不住啊,直接投降。陳慶之用降兵打頭陣,鼓譟前行,一晚上渦陽易主。

 渦陽入手,江淮地區就盡數歸梁,蕭衍一高興親自表揚陳慶之,說他出身是低了點,但風雲際會,取得如此成就,也是大丈夫啊。這是告訴那些大族,陳慶之現在和你們一樣了。

 連續兩次大勝,加上北魏內部分裂,南朝的世家們聞到了北方土地的香味,北伐呼聲高漲。

 這個時候投降而來的魏國北海王元顥又請求蕭衍派人幫他報仇。原來北魏形勢劇變,胡太后和小皇帝都被殺了,河陰慘案爆發,爾朱榮把北魏大小三千官員全殺了,立元子攸為帝。

 蕭衍心裡盤算一下,這事有搞頭,贏了收個皇帝當小弟,輸了也不損失什麼,只要出的人不多就行。蕭衍點頭同意,大手一揮,給了七千人馬,去打洛陽吧。

 七千人能打下北魏都城洛陽嗎?做夢呢,當年七萬人連洛陽長什麼樣都沒見過。但有人相信可以,陳慶之。

 陳慶之把他結交的豪俠都找來,再招了批人,組成了個武林高手隊。元顥一看沒信心了,七千人怎麼打?他趕緊招了批流民,也組建支部隊。兩個人就開幹了。

 北魏派出丘大千,帶著七萬人來攔他們。選誰不好,選丘大千,這哥們上次已經被陳慶之按地上摩擦了一頓。他一見陳慶之就慌,把部隊分成九隊,結成九座營壘,想嚴防死守。

 看看又是九座營壘,魏軍就不打聽渦陽之戰怎麼輸的嗎?陳慶之不慣著他們,直接強攻,一天就破了三座,丘大千不幹了,投降。

 拿下睢陽,陳慶之富裕了,讓將士們全部換新甲,騎好馬,披白袍,戰鬥力不知道提高了沒,但是夠帥,有排面,能唬人。

 沒有支援,沒有配合,連補給都靠自己,陳慶之心裡清楚,一不留神就會交待在這,他只有一招,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陳慶之用行動驗證了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