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檢查

其實彈幕上說的事,葉敏並非全無心理準備。




自她首次看到彈幕後,這一個月彈幕時不時會從她女兒頭頂跳出來,每次討論的內容五花八門。




有時候會科普七十年代的生活現狀,比如因為物資匱乏,買什麼都要票,又比如什麼是三大件;




有時候會比較七十年代,和彈幕觀眾身處時代的科技差距,於是葉敏知道了幾十年,也可能是上百年後的科技非常發達,足不出戶就能吃到飯館裡的食物,兩個小時就能跨越祖國南北。同時環境汙染很嚴重,天然綠色食物稀缺,且價格昂貴;




有時候彈幕上的人也會透露出未來幾十年的發展,綜合過後葉敏知道的信息有,八十年代好像可以自由做生意,未來會有大規模拆遷,所以八九十年代買房可以暴富。




哦,八九十年代高考好像恢復了,不過大學不好考,三十年後大學會變得好考,但是大學生會越來越不值錢,應屆生工資能有三五千都算好的。




然後最最重要的,貨幣會貶值。




葉敏剛看到彈幕上說三五千工資不高時都驚呆了,但經過科普未來幾十年物價房價的上升速度,不由心生感慨:




看來哪個年代的年輕人日子都不好過啊!




除了以上關於時代變遷的話題,彈幕時不時也會提起原著內容,可能因為安安是主角,所以彈幕上聊得最多的是她在徐家的生活。




偶爾也會提起孟崢,信息不多,但基本能勾勒出他的前半生。




原著中孟崢很聰明,考上了大學,但因為家庭條件不好,他放棄了上大學,出社會邊打拼邊供徐家那個女兒讀書。




那幾年裡孟崢事業做得還算成功,掙了不少錢。徐家那個女兒也算爭氣,順利考上了大學,日子似乎一天天好了起來。




但上大學後,徐家那個女兒偶然認識了一個混混,被糾纏,她沒辦法,只好找孟崢幫忙。




孟崢當時年輕氣盛,就找人把對方堵住,跟人打了一架,結果一時失手,將對方打成了重傷,就此鋃鐺入獄。




後面的故事不提,葉敏第一次看到彈幕提這些事時,心裡就覺得有點奇怪。




在孟崢前半生的這些重大轉折中,她和孟城的身影似乎不存在。




她不知道八十年代讀書要多少錢,但再高總不可能一個人的學費壓垮整個家庭,何況她和孟城工資都不算低。




孟城不用說,他現在已經是副營級幹部,又在偏遠地區當兵,工資津貼加起來每月能有一百出頭。




她十六歲參加的工作,至今已有八年,工資從最開始的二十多,漲到了現在的四十多。




就算八十年代後人們生活會發生鉅變,做生意的人會再次站到社會頂端,她和孟城應該也不至於落魄到供不起孩子上學的程度。




更何況到了彈幕觀眾所處的年代,他們依然以考上機關單位為榮。




所以原著劇情,從孟崢放棄升學開始,就變得不合理起來。而想




讓它變得合理,只有一個可能,他們家庭發生了什麼變故。




可能孟城轉業了,又或者他們誰生了重病,家庭陷入了困頓。




但人在幸福的時候,是不願意去想那些坎坷的,葉敏心裡也始終存著僥倖,沒有仔細去推敲過。




所以通過彈幕,得知孟城命不久矣時,葉敏整個人都懵了。




而怔愣過後,她彷彿聽到了靴子落地的聲音,她心裡積攢下來的那些困惑,也終於有了解釋。




但她寧願原著是矛盾的。




見葉敏突然紅了眼眶,孟城忙低聲問道:“怎麼了?”




葉敏聞言,再也控制不住鼻頭酸澀,眼淚如雨落下。




她這一哭,攝影間裡的人都懵了,照相也不得不中止,攝影師和學徒退出去,把地方留給孟城哄媳婦。




但孟城也是懵的,不知道葉敏為什麼哭哭,只能慌忙從她手裡接過閨女,邊努力回憶這幾天發生的事,拎出來一件件問她。




聽他連昨天喝醉酒,沒刷牙親她都說了出來,葉敏終於哭不下去,捂住他的嘴巴惱羞盛怒道:“孩子們都在呢!”




孟城轉頭看向坐在一旁的孟崢,後者非常有眼色地用手指堵住耳朵,掩耳盜鈴地強調:“我什麼都沒聽見!”




【哈哈哈!這父子倆太逗了!】




【你們看敏敏的臉,嘖嘖!不過她剛才哭得也太突然了,拍全家福這麼美好的時刻淚崩,該不會是知道孟城快死了吧?】




【怎麼可能!她又不會預知未來】




【也不是完全沒可能吧?前面女主媽媽提前猜到李文秀的陰謀,我就覺得怪怪的,但設想她能預知未來,事情好像就說得通了】




【女主媽媽該不會是穿越的吧?她之前罵那個姓魏的女的白蓮花,我當時還納悶,七十年代白蓮花不是單純指植物?】




【啊我記得這個!既然女主媽媽可能是穿的,那你們覺得女主爸後面會死嗎?】




【我覺得會!只要看過原著都會知道女主抱錯了,但原著裡沒有詳細寫女主爸爸是怎麼死的,所以就算女主媽媽是穿書,她能護住女主,卻未必能救下女主爸爸】




【我覺得不會,穿書只是猜測,萬一女主媽媽掌握了其他預知未來的金手指呢?而且剛開始我們都覺得劇情不會改變,女主一定會被調包,可結果呢?】




【別說了,臉疼】




看到彈幕上的內容,葉敏既覺得鬆了口氣,又忍不住內心惴惴。




鬆了口氣是因為經過彈幕提醒後,葉敏想到在她預知到女兒命運後,成功地阻止了調包事件,並把李文秀夫妻送進了監獄,改變了原著劇情。




既然如此,在提前知道孟城命不久矣後,她是否也可以提前預防,以達到改變他在原著中早逝的命運?




內心惴惴則是因為彈幕上有個人說中了事實,雖然她不是穿書的,但她的金手指是彈幕。而現在發出彈幕的觀眾,顯然都不知道原著中孟城是什麼死的。




也就是說,她只知道兩




年後孟城會死,卻不知道他死亡的原因。這樣一來她沒辦法提前預防,未來能不能成功改變孟城命運,也成了未知數。




但她也不用太絕望。




導致死亡的原因很多,但總結起來其實就三種,自殺、突發疾病以及意外事故,考慮到孟城是軍人,還可能有第四個原因——因公殉職。




孟城自小父母雙亡,是苦水裡熬過來的,性格堅毅,自殺概率不大。




至於突發疾病,她可以儘快讓他去醫院做個全身檢查,並在未來兩年裡,讓他去定期檢查,如果真查出問題,也能及時治療。




至於意外事故和因公殉職,導致死亡的因素就很多了,預防是沒有用的,最好的辦法是讓孟城想辦法調離雲省,調職不成,轉業回江城也行。




不過現在才是七二年五月份,而孟城是七四年出的事,季節月份雖然未知,但哪怕他是一月份出的事,他們也還有一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調職或者轉業不用這麼著急。




而且通過彈幕,葉敏還有個發現。




雖然發佈彈幕的那些觀眾,大多看過原著,但有的人看書囫圇吞棗,有的人看書喜歡慢慢推敲,還有人過一遍就算看完了,有的人碰到喜歡的故事,會翻來覆去地看。




所以就算彈幕上有人說原著裡沒有詳細寫孟城的死亡原因,其他人看後沒有提出反對意見,這也不一定就是事實。




而且沒有詳細寫,可能還是寫了,只是比較隱晦,又或者篇幅不多,發佈彈幕的人看書囫圇吞棗,沒什麼印象才會這麼說。




葉敏覺得,她應該再等等,等看書仔細,或者把原著翻來覆去看過好幾遍的人出現,或許她們會知道一些別人不清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