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17章 朵顏三衛,李景隆,論冰凍城牆的可行性、近八千字補欠更

 感謝“喜歡山枝子的盧老夫人”“四月一號早上”“予你同行2015”“靈丹閣的佐藤美穗”“熊山道的冷厲”“喜歡鏈莢豆的羋家人”“道友,貧道這廂有禮了”幾位大佬的打賞。 

 也感謝書友的評價,不管好評還是差評。十七都很感謝大家。 

 祝大家身體健康,財源廣進。 

 —————— 

 【而不管耿炳文是死於真定還是死於永樂年間。】 

 【現在登場的是另一位主角。】 

 【現在在你面前的是幼時喜讀兵書、舉止雍容、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看重、故大明曹國長公主朱佛女、隴西郡王李貞之孫、故大明岐陽武靖王李文忠之子、襲爵曹國公、大明五軍都督中軍金事、殿前軍指揮使、左柱國、鎮國將軍、太子少保、領皇城禁衛軍副統領、同知軍國事、御賜鐵券、徵燕大將軍、靖難第一功臣、大明第一影帝、因有"默相事機之功",被朱棣授為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加封太子太師,並增歲祿一千石。當時,朝廷每議大事,都位於班列之首的大明戰神﹣-李景隆是也!】 

 ———— 

 大明 洪武十三年 應天府 

 徐達輕輕碰了一下身旁的李文忠,笑著說道:“呦,曹國公,你兒子不錯嘛。” 

 “兩朝老臣,額,不對,三朝。” 

 “還都混的這麼好,要不改天讓他教教我兒子?” 

 周圍同僚也跟著打趣,都想學習學習。 

 李文忠驚的渾身一抖,別人也就算了,你徐達是嘲笑我嗎?還教教你兒子怎麼混的好,你兒子都成皇帝舅子了,還用我兒教? 

 隨即靠近徐達,附耳說道:“魏國公啊,我說句大不敬的話,以後每任皇帝都有你徐家血脈,這可是朱與徐共天下啊” 

 “你也知道我這個人愛喝酒,哪天要是喝多了不小心在陛下面前把這心裡話說出來,還請你多擔待。” 

 徐達臉色蒼白,冷汗直流。 

 “保兒,大外甥,可不能這樣啊。” 

 說著將手伸進李文忠袖中。 

 “咱給你這個數,你能忘了心裡話不?” 

 “哎呀,魏國公,家裡吃飯桌子壞了,我前兩天剛看上一張黃花梨的……” 

 “我給你買!” 

 “家裡人多快住不下了,想擴一擴。” 

 “我給你修!” 

 “哎呀,我兒景隆正是讀書的年紀,需要洮河鴨頭綠石做的洮硯、徽州的澄心堂紙和李廷圭墨、還有宣城的諸葛筆。昨天我還瞧見一套筆洗,據說是蘇軾蘇東坡用過的……” 

 徐達已經不敢聽他再說下去,咬牙切齒的直接打斷。 

 “李文忠,你別太過分……” 

 “魏國公,彆氣,你也知道咱和你一樣小時候沒讀過書,咱就想兒子多讀點書成個人才,一想到兒子用不上好的文房四寶,學不好夫子教誨,咱就想哭,一哭就想喝酒,一喝酒就想去找我那陛下舅舅訴訴苦……” 

 “停。我我想辦法給你買!但就這麼多,你不要再得寸進尺,大不了魚死網破……” 

 李文忠兩眼放光,拉住徐達的手就不放。 

 “我親愛的舅舅,你再說什麼胡話,這些就夠了,打今兒起我就戒酒。” 

 徐達連忙抽出雙手,擺手說道。 

 “別,我可當不起你一聲舅舅。” 

 “陛下才是你舅舅,你還是叫我魏國公算了,實在不行叫名字也成。” 

 “好的,我的魏國公徐達舅舅。” 

 徐達無語…………保兒以前也不這樣啊,這是悟道了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嗎?太無恥了,絕對是被這天幕裡的後輩影響了。 

 ———— 

 【而在李景隆正式和朱棣對戰開始之前,簡單提一下朱棣智取大寧的事以及駁斥謠言。】 

 【最著名的謠言便是廣為人知朱棣對寧王朱權說的:軍隊你借給我,事成之後如數奉還,大明的天下,打下來之後咱們兄弟二人五五分成!】 

 【然後朱權就信了……】 

 【你們要不要想一想……這最多就是朱棣強勢拿下部隊之後說的一句場面話而已,何況實際說的話可能還沒有這麼場面。】 

 【實際情況是:朱棣率軍迂迴穿插直達大寧城外,從防守不嚴的城牆攀登而上,殺了一個措手不及,而當時大寧城守將房寬和陳亨是朱棣老部下,現在朱棣至少對於大寧城內的他們來說是佔據優勢,他們要麼投降,要麼為建文盡忠而死。】 

 【很明顯,他們選擇了喜迎王師。】 

 【而另有一說是朱棣再次發動了專屬技能。】 

 【朱棣專屬技能:人和。】 

 【啟動!】 

 【大寧城內守將知道朱棣來了,直接打開門迎接朱棣。】 

 【吃他娘,喝他娘,打開城門迎燕王,燕王來了喜洋洋。】 

 ———— 

 大明 崇禎年間 

 李自成將手中裝著粥的碗往桌子上一放,看向坐在自己右邊的宋獻策。 

 “額不是記著後輩說他們人人都能讀書識字嗎?” 

 “怎麼就把額的話改個字就用到朱家皇帝身上了。” 

 宋獻策呵呵一笑,捏了捏自己的八字鬍。 

 “大王,許是這後輩懶唄。” 

 “何況這不是更好,派人去傳一下您是朱棣轉世,當今崇禎皇帝就該叫您一聲祖宗,把位置讓給祖宗才對。” 

 “哈哈,額覺得行,不過這靠流言可不過別人。 ” 

 “捷軒(劉宗敏),額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去把開封附近城池盡數屠滅。” 

 李闖王一拍桌子,豪氣沖天。 

 “額要三圍開封。” 

 ———— 

 【朱棣對朱權威逼利誘,朱權已經沒得選了……只能認命了。】 

 【再不體面,朱棣就要幫他體面了。】 

 【隨後朱棣裹挾寧王一家和大寧都司全部衛所的士兵以及家眷南下。】 

 【第二便是朵顏三衛,朱棣從寧王手裡帶走不是朵顏三衛,不是,不是,不是。】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謠傳的朵顏三衛其實是朱棣在討伐山西大同方向時,遇到塞外韃靼本部三千勇士前來歸附,遂號稱三千小韃子軍,後又改為三千營!】 

 【朵顏三衛,又稱兀良哈三衛,系出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幼弟鐵木哥斡赤斤支系。】 

 【清修《明史.列傳五》:寧獻王權,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藩大寧。大寧在喜峰口外,古會州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 

 【第一:這是清朝時候修的。】 

 【第二:這裡說的是朵顏三衛屬於朱權但並沒有任何提及朵顏三衛參與靖難一事。】 

 【而朵顏三衛在洪武二十三年就叛出大明並且和韃靼攪在一起,具體史料在《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 

 【而在該實錄第二百四十五卷記錄:洪武二十四年,太祖令燕王朱棣和潁國公傅友德統領大軍出塞清剿三衛,“大破敵眾而還”。 

 洪武二十五年,北平都指揮使周興帶著燕藩護衛在征討北元的過程中,又順便胖揍了朵顏三衛一頓。 

 洪武二十九年三月甲子,朱棣率領北平大寧遼東三都司,攻打兀良哈(朵顏三衛)和韃靼聯軍,而朵顏三衛直到永樂二年才重新投靠明朝。】 

 【投靠也並不持久,可能沒有服用藍色小藥丸吧。】 

 【真正穩定下來要到成化弘治年間。】 

 【而這個的最早出處是成化年間汪直準備討伐建州女真,馬文升為了反對而寫的一篇文章。】 

 【並且此文也沒有記載朵顏三衛參與靖難,只是稱述可以將朵顏三衛固定在大寧防備女真。】 

 【而到了清修明史裡面,就成了朱棣為了讓朵顏三衛幫助自己,承諾允許他們在大寧衛永久駐守,相當於變相割地。】 

 【當然割地借兵之說,並非清朝修纂《明史》時故意要給前朝潑髒水,事實上這一說法早在明朝中後期就已經出現,始作俑者則是心向建文帝,對朱棣恨之入骨的江南文人集團,目的大家應該懂得都懂。】 

 【我們打不過你,那還不能搞臭你?】